[实用新型]一种防震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2978.0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9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祁云山;潘明丽;邵天华;徐金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叙照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壳 弹性柱 平衡球 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 平衡结构 压缩弹簧 散热带 防震 电池技术领域 两侧设置 内部填充 气体流动 散热效果 外壳表面 外壳固定 稳定支撑 吸热材料 负极柱 螺旋带 正极柱 球体 凹部 填充 灵活 吸收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震锂电池。该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稳定性差、缺乏灵活性、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包括外壳,外壳表面两端分别设有插入内壳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内壳两侧分别设有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多个弹性柱,弹性柱上方设有促进气体流动的螺旋带,弹性柱下方设有平衡结构,平衡结构包括设于内壳底部的散热带、填充于散热带凹部的平衡球以及设于平衡球底部的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在内壳两侧设置弹性柱,使内壳与外壳成整体结构,加强稳定性,通过平衡球与压缩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内壳底部具有稳定支撑,同时令支撑灵活化,利用球体内部填充的吸热材料,充分吸收内壳内部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防震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许多新型能源开始被开发和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这些能源需要适合的储能设备,传统的铅蓄电池污染严重,锂电池由于其重量轻、环保性佳等特点而应用前景广泛。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防震钛酸锂储能电池的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201720158959.7,其结构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内壳体底部和外壳体底部之间具有多个弹性橡胶柱。其不足之处在于:仅通过弹性橡胶柱缓解外部受到的冲击力度,无法避免内外壳之间的相互冲击,进而导致稳定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灵活性强、散热效果佳的防震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防震锂电池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震锂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表面两端分别设有插入内壳的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内壳两侧分别设有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多个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上方设有促进气体流动的螺旋带,所述弹性柱下方设有增强内壳和外壳整体性的平衡结构,所述平衡结构包括设于内壳底部的散热带、填充于散热带凹部的平衡球以及设于平衡球底部的压缩弹簧,所述平衡球的内部填充有吸热材料,其顶部与内壳底部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内壳表面设有带有刻痕的防爆片。通过设置防爆片,防止锂电池内部气压过大,进而发生爆炸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防爆片上方设有阻挡飞片的盖板。利用盖板将破裂防爆片进行拦截,避免发生飞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带由多个U形管沿横向方向顺序连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U形管内填充有水凝胶。向U形管内填充水凝胶,利用水凝胶的储水性,充分吸收热量,对内壳进行有效降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内壳两侧设置弹性柱,使内壳与外壳之间距离固定的同时令两者成整体结构,加强稳定性;通过平衡球与压缩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内壳底部具有稳定支撑,同时令支撑灵活化,不受内壳与外壳之间距离的限制,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利用球体内部填充的吸热材料,充分吸收内壳内部的热量,通过螺旋带的旋转,使气体流动传递热量,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壳;3.正极柱;4.负极柱;5.弹性柱;6.螺旋带;7.平衡球;8.压缩弹簧;9.防爆片;10.盖板;11.U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叙照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叙照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2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固态电解质结构及其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