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个刺激组件的视网膜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5489.2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1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威;陈南;张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暖芯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5;A61F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激组件 通讯组件 视网膜假体 眼球组织 黄斑区 基底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信号连接线 刺激电极 附件区域 耦合线圈 封装体 接线 外壁 植入 芯片 汇聚 刺激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属于一种具有多个刺激组件的视网膜假体,包括植入到眼球组织内部的刺激组件和设置在眼球组织外壁上的通讯组件,刺激组件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多个刺激电极,通讯组件包括封装体和耦合线圈,刺激组件为多个,多个刺激组件根据黄斑区的构造合理的分布在黄斑区及其附件区域上,每个刺激组件上连接有芯片,通过信号连接线汇聚到一起然后连接到外部通讯组件上,刺激效果好,接线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刺激组件的视网膜假体。
背景技术
人们对微电极的应用,通常是将微电极植入到动物或者患者体内,通过加载电信号来刺激或抑制神经活动,或者利用微电极将神经活动转换为电信号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在人工视网膜中,经常需要将微电极植入到动物或者人体眼球组织内部对人体眼球组织进行刺激以帮助患者改善视力,但是由于人体视网膜覆盖在整个眼球上,整体存在一定弧度,如果只采用一个刺激电极去刺激,或单纯扩大单个刺激芯片的面积,依然很难很好的覆盖视网膜整个区域(边缘区域电极无法与视网膜神经充分接触),刺激效果会打折扣;同时传统的刺激电极一般只作用在视网膜黄斑区,没有对黄斑区以外区域进行电极刺激,这样患者恢复的视野角度也较小,无法实现恢复功能性视力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可覆盖整个视网膜区域,刺激效果好的视网膜假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多个刺激组件的视网膜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植入到眼球组织内部的刺激组件和设置在眼球组织外壁巩膜上的通讯组件,所述刺激组件为多个,多个刺激组件分布在人体眼球黄斑区及其附近区域,所述刺激组件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刺激电极,所述通讯组件包括封装体和耦合线圈,所述多个刺激组件通过信号连接线穿过眼壁和眼球组织外壁上通讯组件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通讯组件内设置有第一处理芯片,在所述每个刺激组件上还设置有第二处理芯片,所述第二处理芯片和所述基底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处理芯片上还盖合有芯片封装盖,所述芯片封装盖将第二处理芯片密封。
优选的,在每个刺激组件上的刺激电极和第二处理芯片连接,第二处理芯片通过基底上的焊盘将信号连接线接出。
优选的,多个刺激组件上的信号连接线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根排线,该排线从眼球内部连接到眼球组织外壁巩膜上的通讯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多个刺激组件根据人体眼球黄斑区及其附近区域的弧面构造分布。
优选的,所述多个刺激组件上的刺激电极的密度不完全相同。组件电极组件的密度可根据其具体覆盖的区域调整设置,同时刺激电机的尺寸大小也可发生变化。
优选的,所述通讯组件中的封装体和耦合线圈通过硅胶包裹在一起,硅胶形成连接带,通讯组件通过连接带形成一个闭环固定在人体眼球组织上。
优选的,在所述通讯组件或者连接带位置设置有缝合口,在植入时该缝合口用来将视网膜假体缝合在眼球组织上。
优选的,所述排线的横截面呈“扁平状”。
优选的,所述排线呈螺旋状旋转接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患者眼球组织内部的黄斑区及其附近上设置了多个刺激组件,多个刺激组件根据黄斑区及其附件区域的构造合理的分布,刺激组件的密度和尺寸大小可根据刺激区域不同设置成不相同,刺激效果好。同时,每个刺激组件上连接有芯片,通过信号连接线汇聚到一起然后连接到外部通讯组件上,接出连接线数量少,手术创伤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刺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通讯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暖芯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暖芯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5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耳蜗植入辅助装置推进器
- 下一篇:一种电极保护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