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中频电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4356.3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刘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三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451 | 分类号: | H02M5/451;H05B6/06;H05B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频感应加热设备 桥式逆变电路 整流电路 中频变压器 中频电路 三相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 直流电 三相交流电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电能转化 焊接操作 交流电压 直流电压 输出端 输入端 管材 加热 转化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中频电路系统,包括三相交流电源、整流电路、桥式逆变电路以及中频变压器,其中三相交流电源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中频变压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中频电路系统,通过整流电路对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再通过桥式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转化为单相的交流电压,再经由中频变压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对管材的加热,使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焊接操作更精确,焊接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中频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设计和制造的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仍有很多采用电子管中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这种设备不仅存在能量损耗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电压高、负载稳定性差和占地面积大等弊端,还存在使用前需要预热、电子管使用寿命短和设备维护费用高等缺陷。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及制造厂家,在研究和制造固态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上,仍实在原有的电子管高频感应加热设备技术基础上,沿用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式,使其在高频化、大容量化高效率和设备可靠性等技术方面收到很多局限,存在相当多的困难。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感应加热领域也快速发展起来。由于环保要求以及煤炭涨价,用焦煤加热不仅不符合环保要求,其在价格和经济上也非常的不合算。另一方面,目前工业加热还有大量使用这KGBS以可控硅为器件的中频加热设备,功率因数低而且耗费大量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中频电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中频电路系统,中频电路系统包括三相交流电源、整流电路、桥式逆变电路以及中频变压器,其中:
三相交流电源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中频变压器连接;
三相交流电源输出的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桥式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化为特定频率的交流电,中频变压器将交流电进行变压并耦合输出。
进一步的,整流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单元、第二可控硅单元、第三可控硅单元、第四可控硅单元、第五可控硅单元以及第六可控硅单元,其中:
第一可控硅单元的正极与三相交流电源的第一相连接;第三可控硅单元的正极与三相交流电源的第二相连接;第五可控硅单元的正极与三相交流电源的第三相连接;第二可控硅单元的负极与三相交流电源的第三相连接;第四可控硅单元的负极与三相交流电源的第一相连接;第六可控硅单元的负极与三相交流电源的第二相连接;第一可控硅单元的负极、第三可控硅单元的负极、第五可控硅单元的负极连接并作为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可控硅单元的正极、第四可控硅单元的正极、第六可控硅单元的正极连接并作为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的,桥式逆变电路包括第一逆变单元、第二逆变单元、第三逆变单元以及第四逆变单元,其中:
第一逆变单元与第三逆变单元并联,且第一逆变单元的正极与第三逆变单元的正极均与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逆变单元与第四逆变单元并联,且第二逆变单元的负极与第四逆变单元的负极与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逆变单元的负极与第四逆变单元的正极连接,第三逆变单元的负极与第二逆变单元的正极连接;第一逆变单元的负极为桥式逆变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三逆变单元的负极为桥式逆变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中频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桥式逆变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的,第一可控硅单元、第二可控硅单元、第三可控硅单元、第四可控硅单元、第五可控硅单元和第六可控硅单元的器件连接方式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三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三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4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信号高精度宽幅稳压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牛角扣打孔装置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