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锂电池体积扫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4222.1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江发潮;徐成善;章方树;罗睿;许崇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激光 位移传感器 丝杠 传感器安装支架 测量装置 非接触式 体积扫描 直线导轨 内侧壁 锂电池 底座 电机 激光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锂离子电池 转子 平行布置 相对布置 支架竖梁 电池夹 固接 电池 发射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锂电池体积扫描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外壳(2)、传感器安装支架(7)、线激光位移传感器(8)、直线导轨(9)、丝杠(10)和电机(13);两根直线导轨(9)平行布置在外壳(2)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之间;丝杠(10)的一端与电机(13)的转子固定连接,丝杠(10)的另一端固接在外壳(2)的内侧壁上;一对电池夹紧块(12)布置在底座(1)上,两个线激光位移传感器(8)分别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7)的支架竖梁内侧,两个线激光位移传感器(8)相对布置,激光位移传感器(8)发射的线激光长度能够覆盖电池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锂电池体积扫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比能量高、轻便、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近年来,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输出动力源。锂离子在充电过程中,其内部的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经过隔膜嵌入负极;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脱出嵌入正极,这会使得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变化。此外,锂离子电池经过衰减后,由于内部电化学反应造成SEI膜增长,这同样会造成锂离子电池体积变化。类似地,锂离子电池在大倍率充电或低温充电,会造成析锂反应,析锂会使得电池局部厚度变化。传统的电池体积变化检测有排水法,这种方法测量准确,设备简单,但是无法准确了解电池各个部位的体积变化,且该方法无法测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体积变化。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体积扫描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以在不接触电池的情况下,快速扫描测量电池的体积。该装置与电池充放电设备联合使用,可以监测电池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体积进行检测,可以了解电池整个衰减过程的体积变化。通过与新电池的比较,该装置对诊断电池故障,分析电池目前的状态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接触式锂电池体积扫描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以在不接触电池的情况下,快速测量电池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非接触式锂电池体积扫描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外壳2,所述外壳2置于底座1上,所述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支架7、线激光位移传感器8、直线导轨9、丝杠10和电机13;其中,
两根直线导轨9平行布置在外壳2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之间;
所述丝杠10与直线导轨9平行布置,丝杠10的一端与电机13的转子固定连接,丝杠10的另一端固接在外壳2的内侧壁上;
传感器安装支架7包括支架横梁和一对位于支架横梁两端的支架竖梁,支架横梁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圆孔,直线导轨9穿过支架横梁两端的圆孔,使得传感器安装支架7能够沿着直线导轨9的轴向进行直线运动;支架横梁中部的圆孔与丝杠10以滚珠丝杠副相连;
一对电池夹紧块12布置在底座1上,一对电池夹紧块12夹持待测电池11所形成的平面位于两根直线导轨9之间并与直线导轨9平行;
两个线激光位移传感器8分别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支架7的支架竖梁内侧,两个线激光位移传感器8相对布置,激光位移传感器8发射的线激光长度能够覆盖电池的高度。
外壳2与底座1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圈。
直线导轨9两端均安装有限位块6。
待测电池11的两侧被电池夹紧块12夹持,待测电池11的极耳或极柱朝下。
外壳2内侧设置有加热器3、制冷器4和温度传感器5。
温度传感器5远离加热器3和制冷器4布置。
电机13布置在外壳2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4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