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锂电池输送线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2808.4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孝龙;吴华强;许德伟;张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创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2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传动带 输送机构 输送线体 分段式 本实用新型 整体生产效率 锂电池生产 并排设置 导向组件 动力组件 方向水平 方向转动 生产节拍 生产设备 线体输送 导向辊 流利条 夹取 分段 驱动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锂电池输送线体,包括沿锂电池输送方向水平设置的至少2个输送机构,所述2个输送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辊,输送机构包括有并排设置的2个传动带组、驱动传动带组沿锂电池输送方向转动的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带组相邻内侧的导向组件、分设在2个传动带组外侧的流利条,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式线体输送锂电池生产,减少输送线体等待夹取锂电池的时间,将各个生产设备的生产节拍分段进行,提升锂电池的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锂电池输送线体。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在目前的锂电池生产流程中,电池输送线链接各个电池处理设备,线体输送通过传感器来感应电池来停止线体,等待电池被夹取转移到处理设备,线体再进行下个电池的输送,在各个工艺流程所需的生产节拍不同的情况下,这样的输送线容易导致生产积压,降低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电池处理设备的待机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段式锂电池输送线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分段式锂电池输送线体,包括沿锂电池输送方向水平设置的至少2个输送机构,所述2个输送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辊,输送机构包括有并排设置的2个传动带组、驱动传动带组沿锂电池输送方向转动的动力组件、设置在传动带组相邻内侧的导向组件、分设在2 个传动带组外侧的流利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调速电机及与调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同步轴,2个传动带组分别套接在同步轴上,调速电机驱动2个传动带组同步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有沿轴向交错间隔设置的2组第一导向轮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利条包括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轮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有与调速电机电性连接的调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电气控制系统,所述输送机构上设置有与电气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传感器,所述动力组件与电气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设置在输送机构末端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电气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设置在输送机构上端的扫码器,所述扫码器的扫描口朝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辊水平设置在传动带组的首末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式线体输送锂电池生产,减少输送线体等待夹取锂电池的时间,将各个生产设备的生产节拍分段进行,提升锂电池的整体生产效率;
②分段式输送线体分有2个传动带组,同时传送2个锂电池进行生产,增加输送效率;
③2个传动带之间采用交错间隔式导向轮组进行导向,结构简单,降低输送线体的结构尺寸;
④采用相同的输送机构拼接形成输送线体,其结构通用化,安装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体的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创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创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2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