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物监测仪气路流量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8398.6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路浩;栾绍涛;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绿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泽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7 | 代理人: | 姚继伟;邵桂礼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孔 颗粒物监测仪 孔口流量计 连通 控制系统 气路流量 刮板泵 缓冲瓶 瓶体 颗粒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气体出口 依次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物监测仪气路流量控制系统,它包括与颗粒物监测仪中颗粒物传感器气体出口连通的孔口流量计,与孔口流量计依次连通的缓冲瓶和刮板泵。所述缓冲瓶包括瓶体、位于瓶体上的前路连接孔和后路连接孔,前路连接孔和孔口流量计连通,后路连接孔和刮板泵连通,其中前路连接孔的孔径小于后路连接孔的孔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空气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颗粒物监测仪气路流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激光法颗粒物检测仪都是通过采样系统将环境空气输入检测仪,通过激光法颗粒物传感器利用激光散射法检测颗粒物浓度,从而得到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数值即颗粒物浓度,一般气路流量通过刮板泵进行调节,由于泵头结构原因,在刮板泵的电机运行一个周期内会有抽力的忽强忽弱造成的气流波动的现象,导致气路流量不稳定,即造成了采样流量的不稳定,影响监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颗粒物监测仪气路流量控制系统,它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颗粒物监测仪气路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颗粒物监测仪中颗粒物传感器气体出口连通的孔口流量计,与孔口流量计依次连通的缓冲瓶和刮板泵。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是:
所述缓冲瓶包括瓶体、位于瓶体上的前路连接孔和后路连接孔,前路连接孔和孔口流量计连通,后路连接孔和刮板泵连通,其中前路连接孔的孔径小于后路连接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颗粒物传感器气体出口和刮板泵之间增加了孔口流量计和缓冲瓶,可以有效进行流量控制。孔口流量计:管路经过孔口之后,孔口前后会产生压差,泵总成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采集该压差,经过计算得到当前流量,进而控制泵的转速,调节流量直到稳定在预设值。缓冲瓶:一端小孔,一端大孔,小孔与孔口流量计相连,大孔与泵相连,在刮板泵的一个周期内抽力强的时候会首先抽空缓冲瓶内的空气,使之内部形成负压,而连接孔口流量计的那端,由于孔径较小,气流会缓慢进入,从而在刮板泵抽力弱的时候,缓冲瓶内扔会保持负压,继续保持一定流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流量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颗粒物监测仪气路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颗粒物监测仪中颗粒物传感器1气体出口连通的孔口流量计2,与孔口流量2计依次连通的缓冲瓶3和刮板泵4。
所述缓冲瓶3包括瓶体301、位于瓶体上的前路连接孔302和后路连接孔303,前路连接孔302和孔口流量计2连通,后路连接孔303和刮板泵4连通,其中前路连接孔302的孔径小于后路连接孔303的孔径。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颗粒物传感器1气体出口和刮板泵4之间增加了孔口流量计2和缓冲瓶3,可以有效进行流量控制。孔口流量计2:管路经过孔口之后,孔口前后会产生压差,泵总成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采集该压差,经过计算得到当前流量,进而控制泵的转速,调节流量直到稳定在预设值。缓冲瓶3:一端前路连接孔302是小孔,一端后路连接孔303是大孔,前路连接孔302与孔口流量计2相连,后路连接孔303与泵相连,在刮板泵的一个周期内抽力强的时候会首先抽空缓冲瓶内的空气,使之内部形成负压,而连接孔口流量计的那端,由于孔径较小,气流会缓慢进入,从而在刮板泵抽力弱的时候,缓冲瓶内扔会保持负压,继续保持一定流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流量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的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以及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绿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绿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8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沉降法粒度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粉尘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