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3305.0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3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三进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4 | 分类号: | B23B5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8054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壳 浇流道 刀口 本实用新型 快速去除 套料刀 刀柄 锯齿 设备投入成本 连接摇臂 内孔形状 一体成型 圆环形 去除 相配 压铸 切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属于压铸技术领域。它包括用于连接摇臂钻的刀柄,以及用于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刀口,所述的刀柄和刀口一体成型,所述的刀口的横截面呈圆环形尺寸与飞轮壳的内孔形状相配适,在刀口端部设有锯齿。本实用新型浇流道切除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投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
背景技术
飞轮壳,通常安装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外接曲轴箱,内置飞轮总成、起动机、油底壳等。
飞轮壳内部具有一个呈圆形的连接腔,飞轮壳采用压铸成型,在压铸模成型过程中,连接腔内部会出现浇流道,后期需要将其切除才能得到成品。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车床先横切,将浇流道切除,之后采用精车打磨抛光,将切口车成光滑状,或者用铣床竖铣,一次性铣掉浇流道,但铣浇流道后仍然需要精铣,才能得到光滑的切口。这两种方法效率均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包括用于连接摇臂钻的刀柄,以及用于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刀口,所述的刀柄和刀口一体成型,所述的刀口的横截面呈圆环形尺寸与飞轮壳的内孔形状相配适,在刀口端部设有锯齿。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刀口端部的锯齿间隔均匀的固定在刀口上并呈环形排列。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刀柄包括夹持部,所述的刀口包括一体成型的刀背部和刀口部,所述的刀背部连接夹持部,锯齿位于刀口部上。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刀口部呈空心筒状,所述的刀背部呈实心状,在夹持部和刀背部之间设于一个呈圆柱形的夹持加强部。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夹持部远离刀口的端部设有一个呈圆柱形的钻夹连接部。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夹持部的横截面积由钻夹连接部向夹持加强部的方向逐渐变大。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夹持部为莫氏锥柄。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钻夹连接部和夹持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刀背部呈圆锥台型。
在上述的用于快速去除飞轮壳浇流道的套料刀中,所述的夹持加强部的外径为刀口部外径的的1/3-1/2,所述的夹持部与夹持加强部连接处的外径为夹持加强部外径的1/2-2/3。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浇流道切除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投入成本低。
浇流道去除效率比车床效率高80%,比铣床高70%,比加工中心高60%。
结构设计合理,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刀柄1、刀口2、锯齿3、夹持部4、刀背部5、刀口部6、夹持加强部7、钻夹连接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三进压铸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三进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3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