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汽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1451.X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7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17/06 | 分类号: | F01K1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400074 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管 汽轮机 换热箱 换热 阀门 压力表 高温冷凝水 温度传感器 换热盘管 蓄热式 冷凝水回流孔 本实用新型 管路连接 重力作用 动叶片 回流孔 排液管 上部管 蓄热器 储热 下端 测量 储存 | ||
一种蓄热式汽轮机,包括汽轮机主体,汽轮机主体的动叶片下部的外壳上开设冷凝水回流孔,回流孔上固定安装回流管,回流管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回流管的下端通过管路连接换热箱,管路上设有阀门,换热箱内设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连接蓄热器,换热箱顶部设有带有阀门的排液管,回流管、换热箱上均安装压力表,回流管的压力表安装在回流管上部管的底部,换热箱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中,汽轮机主体的高温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回流管内,此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大量的高温冷凝水储存在回流管的上部大直径处。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测量换热箱的温度,以便于即使了解换热的情况,温度较低时就可以停止换热储热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蓄热式汽轮机。
背景技术
汽轮机通过蒸汽作为动力源,带动汽轮机转动,进而提供机械能。汽轮机在工作工程中,随着蒸汽的使用,会有部分蒸汽液化冷凝,这些液化的冷凝水的温度仍然较高(约70-90℃)。对于这些高温冷凝水的热量回收时容易同时将蒸汽一并流出,造成高温蒸汽的泄露,造成能量的损失。有的在对汽轮机预热回收时,在汽轮机上添加吸热装置,吸热装置也同时将部分蒸汽的热量被吸走,使这些蒸汽不再作用在叶片的旋转上,也造成能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式汽轮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蓄热式汽轮机,包括汽轮机主体,汽轮机主体的动叶片下部的外壳上开设冷凝水回流孔,回流孔上固定安装回流管,回流管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回流管的下端通过管路连接换热箱,管路上设有阀门,换热箱内设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连接蓄热器,换热箱顶部设有带有阀门的排液管,回流管、换热箱上均安装压力表,回流管的压力表安装在回流管上部管的底部,换热箱内安装温度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蓄热式汽轮机,所述的换热箱的外周设有保温层。
如上所述的一种蓄热式汽轮机,所述的盘管的外周设有换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轮机主体的高温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回流管内,此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大量的高温冷凝水储存在回流管的上部大直径处。初次使用时换热箱内预先填满水,优先为热水,并且将排液管的阀门关闭。汽轮机主体内压力较高,打开阀门后冷凝水被压入换热箱内,等换热箱内的压力与汽轮机主体内压力相同时,达到平衡,此时关闭阀门。通过盘管和蓄热器的共同作用,将换热箱内热能转移至蓄热器内后,打开排液管的阀门放出部分低温水,使换热箱内的压力低于回流管内的压力,再关闭排液管的阀门、打开阀门,回流管内的高温冷凝水在气态蒸汽的压力下被压入至换热箱内,再进行下次换热蓄热即可。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冷凝水中热量进行回收,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能力浪费,回收时只有冷凝水返回,不会造成汽轮机主体内气态蒸汽的泄露,也不会对气态蒸汽的能量进行回收,保证气态蒸汽对汽轮机的正常驱动。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测量换热箱的温度,以便于即使了解换热的情况,温度较低时就可以停止换热储热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14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