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铸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8975.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3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张琳;徐克成;赵静;张致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盛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19/04;H01M10/12;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避让 窄板 蓄电池 活动夹板 中间夹板 过桥 宽板 铸焊 本实用新型 极群 底板长度方向 底板宽度方向 底板 极群入槽时 夹板 侧面顶部 导向斜面 交错设置 通道穿过 蓄电池槽 侧挡板 汇流排 夹紧 压入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铸焊夹具,包括底板、沿底板长度方向布置的侧挡板以及多个沿底板宽度方向布置的活动夹板,位于两端的活动夹板为端夹板,位于中间的活动夹板为中间夹板,每块中间夹板分为一块窄板和一块宽板,每对窄板与宽板之间为避让铅过桥的避让通道,其中窄板组成避让通道的侧面顶部具有导向斜面,相邻中间夹板的窄板和宽板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蓄电池铸焊夹具,夹紧在夹具中的极群先进行汇流排及铅过桥的焊接,然后在极群入槽时,极群从夹具底部被压入蓄电池槽中,铅过桥从避让通道穿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铸焊夹具。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槽盖以及极群组成,铅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正、负极板由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
在铅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从电极板的组装到最后装入电池盒进行铸焊前的过程中,都是以按容量配制串一起的极板组即极群为单位进行加工处理的,极群为若干组正、负极板及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组成,每个极板都带有极耳,每个极群中,所有正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一侧,所有负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另一侧,同极极耳间通过与汇流排铸焊进行串联。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880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100Ah铅酸蓄电池铸焊夹具,其结构是一块底板通过一条侧边连接另一块底板的一条侧边,每一块底板上都设平行的两块固定夹板,四块平行的活动夹板与两块固定夹板相垂直,固定夹板通过活动夹板上的凹槽与活动夹板连接,最外侧的两块活动夹板外侧分别设一根转轴,每根转轴穿过两个连杆,转轴与连杆的每个连接处都设夹紧块,转轴的一端连接连轴,连轴穿过四块平行的活动夹板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摇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蓄电池铸焊夹具,针对具有铅过桥的蓄电池而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一种蓄电池铸焊夹具,包括底板、沿底板长度方向布置的侧挡板以及多个沿底板宽度方向布置的活动夹板,位于两端的活动夹板为端夹板,位于中间的活动夹板为中间夹板,每块中间夹板分为一块窄板和一块宽板,每对窄板与宽板之间为避让铅过桥的避让通道,其中窄板组成避让通道的侧面顶部具有导向斜面,相邻中间夹板的窄板和宽板交错设置。
所述导向斜面的高度为35~39mm,顶端缩进10~12mm。
每对窄板与宽板之间的间距为15~17mm。
底板上设有四根立柱,立柱分为两组,每块侧挡板固定于同一组的两根立柱上,同一组的两根立柱间设有滑杆,活动夹板上具有供侧挡板穿过的避让槽,活动夹板的两侧与滑杆滑动配合。
所述滑杆上位于两活动夹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所述的蓄电池铸焊夹具,包括两个L型的摇臂,摇臂的其中一臂为转动臂,与不同组但位于一侧的两根立柱转动连接;另一臂为自由臂,为操作端,所述转动臂上设有抵住端夹板并可由摇臂驱动转动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沿活动夹板移动方向的截面为长方形,其中一长边抵住端夹板时为夹紧状态,一短边抵住端夹板时为松开状态,该长边与短边的相交处具有圆弧导向面。
本实用新型蓄电池铸焊夹具,将每块中间夹板分为一块窄板和一块宽板,每对窄板与宽板之间为避让铅过桥的避让通道,其中窄板组成避让通道的侧面顶部具有导向斜面,相邻中间夹板的窄板和宽板交错设置。夹紧在夹具中的极群先进行汇流排及铅过桥的焊接,然后在极群入槽时,极群从夹具底部被压入蓄电池槽中,铅过桥从避让通道穿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铸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盛电气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昌盛电气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8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