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8095.8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4 | 分类号: | E04H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车装置 钢结构组件 中层 横移机构 立体车库 升降机构 第一链 载车板 三层 上层 下载 链式升降机构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上层载车板 发生危险 间隔设置 上下移动 升降汽车 车库 晃动 驱动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层立体车库。三层立体车库包括:钢结构组件、下载车装置、中层载车装置和上层载车装置;下载车装置、中层载车装置和上层载车装置沿钢结构组件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中层载车装置上设置有第一链式升降机构、第一横移机构和中层载车板,第一链式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横移机构上,第一横移机构能够相对钢结构组件横向移动,中层载车板设置在第一横移机构下方,第一链式升降机构驱动中层载车板沿钢结构组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上层载车装置上设置有第二链式升降机构和上层载车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车库在升降汽车时容易产生晃动,发生危险事故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层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均汽车占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成为城市的普遍现象。为了满足停车的需要,人们开始利用立体车库,以解决车位不足的问题。立体车库是指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其大多依赖升降停车设备将多辆汽车抬升到不同高度,使这些车辆纵向罗列放置在不同高度的载车平台上,以此来节省车辆的停车面积,有效利用空间。
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上的载车装置大都采用钢丝绳式升降汽车,这样会导致车辆产生晃动,发生危险事故。
因此如何解决立体车库在升降汽车时容易产生晃动,发生危险事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层立体车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车库在升降汽车时容易产生晃动,发生危险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层立体车库,包括:钢结构组件、下载车装置、中层载车装置和上层载车装置;
所述下载车装置、中层载车装置和上层载车装置沿所述钢结构组件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中层载车装置上设置有第一链式升降机构、第一横移机构和中层载车板,所述第一链式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横移机构上,所述第一横移机构能够相对所述钢结构组件横向移动,所述中层载车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横移机构下方,所述第一链式升降机构驱动所述中层载车板沿所述钢结构组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上层载车装置上设置有第二链式升降机构和上层载车板,所述第二链式升降机构驱动所述上层载车板所述钢结构组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链式升降机构包括:循环链条连接板、后循环链条、前循环链条、后提升链条和前提升链条;
沿所述第一横移机构的纵向依次通轴销固定设置有驱动链轮、第一提升链轮、循环链轮和第二提升链轮,所述循环链条连接板包括第一循环链条连接板和第二循环链条连接板;所述后循环链条绕过所述驱动链轮,所述后循环链条的一端通过第一循环链条连接板同时与前循环链条的一端以及后提升链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循环链条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循环链轮,通过第二循环链条连接板同时与所述后循环链条的另一端以及前提升链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后提升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层载车板的一端,所述前提升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层载车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横移机构上在驱动链轮和第二提升链轮之间设置链条托板,所述链条托板设置在后循环链条下方;所述第一横移机构上设置两个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均位于第一提升链轮和循环链轮之间,并设置在链条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预紧件,所述第一预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预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循环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预紧件用于为所述后循环链条提供张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紧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8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