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储罐及其泵柱管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6611.3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0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翟耀峰;王荣华;王苏淮;郭旭;冯俊爽;王芳云;龙兆耀;陈杰;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66;F04D13/08;F04D29/58;F17C13/00;F17C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柱 管夹装置 支撑装置 管支架 低温储罐 连接横梁 固定设置 铰接 内壁 本实用新型 冲击载荷 瞬间冲击 储罐 外周 吸收 | ||
1.一种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装置,固定设置于低温储罐的内壁面上;
管夹装置,固定设置于泵柱管的外周;
连接横梁,连接于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管夹装置之间,所述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管夹装置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管夹装置包括连接凸耳,所述连接凸耳固定设置于泵柱管的外周,所述连接凸耳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匹配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通过第一枢轴铰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通过第二枢轴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耳、所述连接横梁以及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凸耳之间呈角度设置,以使所述泵柱管支架结构在与泵柱管的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三角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凸耳之间的夹角为50°-7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的横街面为T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倾斜设置,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的竖直高度高于设置有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的竖直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的竖直高度与设置有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的竖直高度的高度差为支架结构下方的内壁面的收缩量与低温储罐内的泵柱管的收缩量之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泵柱管外围的一对圆环结构,所述连接凸耳设置于两个所述圆环结构之间,所述连接凸耳沿泵柱管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低温储罐的内壁面上的垫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垫板上的侧翼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该侧翼板上。
10.一种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柱管、潜液泵、隔热套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柱管支架结构,所述泵柱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泵柱管支架结构上,所述潜液泵和所述隔热套管分别与所述泵柱管连通,所述潜液泵位于所述泵柱管的下端,所述隔热套管位于所述泵柱管的上端,所述隔热套管贯穿所述低温储罐的顶壁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66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品质带有弹性槽的锥套
- 下一篇:一种防泵空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