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蚀剂缓蚀速率的动态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5734.5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1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余正齐;孙飞;王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蚀剂 缓蚀 挂片装置 试验水 动态实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 除氧装置 无氧条件 除氧 氮气 动态测试 速率测试 无氧环境 筛选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蚀剂缓蚀速率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缓蚀剂缓蚀速率的动态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试验水除氧装置和动态挂片装置,其中,所述试验水除氧装置配置为用于对试验水进行除氧,并为所述动态挂片装置提供氮气以使得所述动态挂片装置处于无氧环境,以及为所述动态挂片装置提供除氧后的试验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缓蚀剂缓蚀速率的动态实验系统,可以对缓蚀剂在各种无氧条件下的缓蚀速率进行动态测试,便于对需在无氧条件下使用的缓蚀剂的筛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蚀剂缓蚀速率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缓蚀剂缓蚀速率的动态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炼油厂常压塔蒸馏装置塔顶冷凝水、油田采出液等水中氧浓度很低。筛选或评价这些氧浓度几乎为零的水中缓蚀剂,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隔绝氧气,否则,腐蚀严重以致缓蚀剂间差别不大,筛选不出合适的缓蚀剂。如果在有氧条件下评价处理无氧水的缓蚀剂,则实验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国内外油田缓蚀剂的评价有在高压釜中进行的,如CN201885954U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气液两相腐蚀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保温加热装置、高温高压反应釜、测温电阻、高温高压反应釜上盖、进气管,还包括了冷凝系统、液相腐蚀测试系统和气相冷凝腐蚀测试系统。其实现了在同一套装置上可同时进行液相和气相冷凝液环境的腐蚀模拟研究。然而高压釜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每次只能进行一个实验条件的实验,不能满足缓蚀剂筛选或评价所需大量实验的要求。
目前油田用缓蚀剂的评价采用《SY/T 5273-2014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进行实验,标准中动态测定方法仅提及了可采用适当密闭的容器,密闭的容器设置有进气(液)口和出气口,需密封、隔氧,但没有对评价装置的详细的描述,特别是如何既能保持挂片杆自由旋转,又不影响隔氧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有效地进行多个试验,且该多个试验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的无氧条件下缓蚀剂缓蚀速率的动态实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缓蚀剂缓蚀速率的动态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试验水除氧装置和动态挂片装置,其中,所述试验水除氧装置配置为用于对试验水进行除氧,并为所述动态挂片装置提供氮气以使得所述动态挂片装置处于无氧环境,以及为所述动态挂片装置提供除氧后的试验水。
优选地,所述试验水除氧装置包括氮气瓶和第一容器,其中,所述氮气瓶配置用于为所述第一容器提供氮气以对所述第一容器中装有的试验水进行除氧,以及对所述动态挂片装置提供氮气;所述第一容器配置用于在试验水经过除氧后提供于所述动态挂片装置。
优选地,所述氮气瓶的氮气出口处设置有减压阀,与所述减压阀连接的氮气管线分流出至少两条氮气管线,一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另一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其中,设置有第一阀门的氮气管线与所述动态挂片装置连通;设置有第二阀门的氮气管线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出口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中插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其中,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设置有第二阀门的氮气管线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容器内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连通大气,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容器内的顶部出口区域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器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出口,该下部出口与试验水供给管连通,并在下部出口与试验水供给管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止水件以控制所述试验水供给管对所述动态挂片装置的试验水供给。
优选地,所述动态挂片装置包括第二容器和挂片环,所述第二容器的顶部出口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中插入有第二进气管、进液管和第二出气管;其中,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设置有第一阀门的氮气管线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容器内的下部区域;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试验水供给管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容器内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与大气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容器内的顶部出口区域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5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颗粒物气味测试用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