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型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1067.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8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向长林;陆坚;姚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萍 |
地址: | 2151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吻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型吻合器。
背景技术
管型吻合器适用于中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及直肠等端端、端侧及侧侧吻合时使用。特别适用于显露和操作困难的食道、胃吻合和中段直肠癌切除后结肠直肠低位端端吻合术。
管型吻合器应用于重建手术已有四十多年历史,是目前在重建手术中已普遍采用的一种外科手术器械。该产品采用钉书机原理,通过延管状周边二排呈交错排列的吻合针,在手术中对脏器进行吻合对接。吻合器具有吻合口径大小一致,粘膜对合整齐,吻合口牢度可靠,止血效果及血运保持良好以及吻合切除一次完成,操作方便的优点。不仅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手术创伤轻,并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在管型吻合器使用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抵钉座和钉仓的间距来判断是否组织己经被充分挤压或正确吻合,这可使缝钉的高度符合目标组织的需要。因此,需要对抵钉座和钉仓的间距进行指示以便医生进行判断。然而,现有管型吻合器,医生所要观察的指示针位于与击发手柄相对侧的透明指示窗口内,当医生由于操作手法或者手术要求,医生操作器械时指示窗口未朝向医生视线侧;医生为了观察器身是否旋转到可击发区域(绿色区域),并在调至可击发区域,根据组织厚度在绿色区域对指示针位置进行微调时,很影响医生对器械操作的协调性(眼、手、器械、组织)。现有管型吻合器视窗范围小,不利于医生操作观察指示针位置,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型吻合器,指示角度范围较大,利于医生观察,使用较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型吻合器,包括外壳、前后间隔地设于所述外壳前部的抵钉座和缝切机构、及用于驱动抵钉座和缝切机构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管型吻合器还包括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
拉杆,与所述调节杆相连;
连杆,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
指示标,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指示标的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呈第一弧形,所述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指示标相接;及
指示窗,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并罩于所述指示标外侧,所述指示窗的各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分别呈第二弧形,所述指示窗具有可击发区域;
所述指示机构具有指示状态,在指示状态时,所述拉杆和所述连杆相接,所述指示标位于所述可击发区域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前端部形成有钩部,所述指示机构在指示状态时,所述钩部勾在所述连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后端部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调节杆,所述拉杆后端部与一调整块相接,所述调整块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调整块通过设在所述长孔中的螺钉连接于所述调节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调节杆弹簧,所述拉杆后端部位于所述调整块和所述调节杆弹簧之间,所述调节杆弹簧的后端和所述外壳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通过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连杆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连杆复位的连杆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标内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垂直于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部活动地插设在所述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指示标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各所述卡块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插设在对应的滑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击发区域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对应缝合后缝钉形状的指示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和/所述第二弧形的圆心位于所述调节杆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弧形和/或所述第二弧形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型吻合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杆移动的蝶形旋钮,所述蝶形旋钮和所述调节杆后端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针对医生操作视角问题,提供的环形指示窗口管型吻合器,指示窗环绕器身超半圈,能够使医生从任意视角观察器械是否旋转到位,可以满足医生在操作器械时,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观察到指示窗;指示窗可供观察判断器械是否旋转到可击发位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1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部胃食管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户外服务器的散热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