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电镀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9975.9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2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春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设备 混凝反应池 连通 铬还原池 沉淀池 第二管道 中间水池 电镀 沉泥筒 分散器 螺旋杆 溢流堰 锥形槽 本实用新型 液体搅拌器 圆弧形壳体 沉淀效率 第一管道 动力装置 设备本体 污水净化 转动连接 一体化 漏斗状 内密封 清水池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体化电镀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内部的铬还原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水池以及清水池;所述铬还原池的上部与混凝反应池的下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且铬还原池和混凝反应池分别设有液体搅拌器;所述混凝反应池的上部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的端部设有分散器;所述分散器的下方设有圆弧形壳体,其上方设有呈漏斗状的溢流堰;所述沉淀池的下部设有锥形槽,锥形槽设有与其连通的沉泥筒,沉泥筒内密封转动连接有螺旋杆且螺旋杆配设有动力装置;所述溢流堰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中间水池连通,改善了污水处理设备对于污水净化不彻底、内部易堵塞以及沉淀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化电镀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及其他产业的不断发展,人均土地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资源显的愈发紧张;而此时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要求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污水处理设施,而土地的日益紧张又与之相冲突。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不断上涨,人工费用亦出现大幅的增长,一整套污水处理项目做成土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与做成钢结构或者玻璃钢的设备造价几乎相当,而且土建需要耗费非专业客户从紧张的工作时间里抽出大量的时间去管理,更何况池体采用土建不仅造成企业用地紧张,同时也造成了土地的极大浪费。综合以上因素分析:采用土建来做污水处理的话,不仅难解决用地问题,而且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工程项目投资上并不低。
尤其是针对用地紧张和中小型废水量的电镀企业客户,对于采用传统的土建池进行污水处理已然不合符企业的发展,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但是其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缺点:
1.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各个相互连通的池内对于化学反应的把控不到位,导致污水净化工艺不彻底就进入下一工序;
2.对于沉淀池中的沉淀物排泄方式通常采用自然排出,容易造成堵管的情况发生;
3.对于沉淀池在进行沉淀的过程中,上一工序的排出溶液直接掉落至沉淀池中,影响沉淀池中的沉淀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镀污水处理设备以达到提升污水净化质量和效率、防止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堵管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对于污水净化工艺不彻底、内部易堵塞以及沉淀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电镀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内设有经多个挡板分隔而成的铬还原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水池以及清水池;所述铬还原池的上部与混凝反应池的下部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且铬还原池和混凝反应池的上方分别设有伸入其内部的液体搅拌器;所述混凝反应池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的端部设有分散器;所述分散器的下方设有圆弧形壳体且圆弧形壳体的周围边缘与所述沉淀池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其上方设有呈漏斗状的溢流堰;所述沉淀池的下部设有锥形槽,锥形槽的底部设有与其连通的沉泥筒且沉泥筒的底部设有排泥管道,沉泥筒内密封转动连接有螺旋杆且螺旋杆配设有驱动其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溢流堰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中间水池的内部连通,中间水池的上部经第四管道与所述清水池的下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器包括与第二管道连通的集水筒,所述集水筒的内部一端设有多个轴向消力柱,轴向消力柱与第二管道的管口相对应,另一端开设有多个散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筒的端部位于所述圆弧形壳体的中部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立式抽水泵,且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有与立式抽水泵连接的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和第四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春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春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9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荧光废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