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智能交通警示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2125.6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毛家新;郭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欧尼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接收发射单元 人体红外检测 语音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 红外线接收 行人闯红灯 安全智能 触发信号 光栅模块 交通警示 控制信号 人行横道 系统装置 警示灯 红外线 纵向间隔设置 红外线发射 交通信号灯 状态信号 自动报警 两组 断开 遮挡 接通 两边 提示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智能交通警示系统装置,包括人体红外检测光栅模块、警示灯、语音报警模块、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体红外检测光栅模块包括沿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人行横道一侧的两组接收发射单元,每组所述接收发射单元包括用以分设在所述人行横道该一侧横向两边的红外线发射立柱和红外线接收立柱用以接收红外线,并在红外线被遮挡时生成触发信号;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以接收交通信号灯的状态信号以及两所述红外线接收立柱的所述触发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进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接通或断开所述警示灯以及所述语音报警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行人闯红灯行为的自动报警与提示,减少了行人闯红灯的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智能交通警示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交叉路段,行人闯红灯的情况频频发生,这不仅给行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同时扰乱交通秩序,影响整个交叉路段的行车通畅,必然将会导致交通效率的降低。现有技术中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比如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安排交通协管员,对车辆和行人进行直接指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行人闯红灯的情况,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比如在交叉路口人行横道两端安装栏杆,栏杆可以根据红、绿、黄灯信号随时开启或关闭,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行人闯红灯,但是实物栏杆占用空间较大、栏杆的定时开启或关闭以及栏杆的安全隐患将会降低交通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智能交通警示系统装置,旨在解决行人闯红灯的情况频频发生,这不仅给行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同时扰乱交通秩序,影响整个交叉路段的行车通畅,必然将会导致交通效率的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智能交通警示系统装置,用于人行横道,所述安全智能交通警示系统装置包括人体红外检测光栅模块、警示灯、语音报警模块、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人体红外检测光栅模块包括沿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人行横道一侧的两组接收发射单元,每组所述接收发射单元包括用以分设在所述人行横道该一侧横向两边的红外线发射立柱和红外线接收立柱,所述红外线接收立柱用以接收来自所红外线发射立柱的红外线,并在红外线被遮挡时生成触发信号,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以接收交通信号灯的状态信号以及两所述红外线接收立柱的所述触发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进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接通或断开所述警示灯以及所述语音报警模块。
优选地,所述两组接收发射单元的纵向间距为30-50cm。
优选地,所述警示灯包括人行红灯、人行绿灯、直行车道钉灯、以及转弯车道钉灯。
优选地,所述所述的安全智能交通警示系统装置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各所述警示灯以及所述语音报警模块对应的中间继电器,各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电磁线圈的一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应的输出口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各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对应串接入各所述警示灯以及所述语音报警模块的供电电路。
优选地,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型号为日本欧姆龙CP1E-N系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人体红外检测光栅模块、警示灯、语音报警模块、驱动电路、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并由所述人体红外检测光栅模块来判断行人是否闯红灯,并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配以驱动电路,在接收到行人闯红灯信号时候,打开对应的警示灯以及语音报警模块,实现了对行人闯红灯行为的自动报警与提示,减少了行人闯红灯的次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欧尼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欧尼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2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享单车停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夜间会车远光灯违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