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进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6059.1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2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文弟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82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板 右半环 左半环 半环槽 进针器 支杆 中医内科 相对面 半环 管壁 拼接 本实用新型 精准定位 支杆侧面 按压板 限位管 扎针 插孔 进针 针灸 便利 | ||
一种中医内科用进针器,涉及一种进针器,在所述支杆的右侧下部设有限位环,在所述支杆的右侧上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在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的相对面中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半环槽,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的相对面上的半环槽拼接形成插孔,在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的相对面中部的半环槽上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半环管壁,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上的半环管壁拼接形成限位管,在所述支杆的左侧下部设有按压板,在所述支杆侧面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实现针灸的精准定位扎针,而且能使得施针者清楚直接的了解进针深度,为施针者进行施针提供了极大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针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进针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施针对体力的消耗极大,在施针过程中不仅需要找准穴位,对施针手法的要求也很高,为了更加方便地进行施针,人们设计出专门进行针灸施针的进针器,现有的进针器结构复杂,操作困难,一些简易的进针器直接贴附在患者身体表面,不仅容易给患者带来不适,不利于施针者手指发力,而且当扎针完毕后需要将进针器沿针杆移开,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针头错位,又因为进针器多为实体,进针时无法清楚观察到进针的深度,进针深度对施针效果的影响很大,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进行针灸进针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进针器,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一些简易进针器因贴附在患者身体表面,给患者带来不适的问题,还解决了进针时无法直接了解进针深度,影响施针效果的问题,实现了对穴位进行精准定位和控制进针深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医内科用进针器,包括支杆和限位环,在所述支杆的右侧下部设有限位环,在所述支杆的右侧上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通过铰链与所述支杆铰接连接,在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的相对面中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半环槽,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的相对面上的半环槽拼接形成插孔,在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的相对面中部的半环槽上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半环管壁,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上的半环管壁拼接形成限位管,在所述支杆的左侧下部设有按压板,在所述按压板表面设有数个凹槽,在所述支杆侧面设有刻度。
所述的中医内科用进针器,所述的限位环和按压板均为橡胶材质。
所述的中医内科用进针器,在所述左半环定位板和右半环定位板上表面上均设有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进针器,通过设置两个可闭合的半环定位板,不仅可实现针灸时的精准定位,而且在更换部位针灸时便于打开移动;通过设置限位环,可实现对针灸部位的初步定位;通过设置插孔,可实现对针灸穴位的精准定位;通过设置限位管,可保证银针竖直向下插入;通过设置刻度,可便于医护人员清楚直接的了解进针深度;通过设置按压板和凹槽,可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定位装置的按压固定;通过设置凹面,可有效减少插孔深度,减少质量的同时便于进行施针;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实现针灸的精准定位扎针,而且能使得施针者清楚直接的了解进针深度,为施针者进行施针提供了极大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文弟,未经杜文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6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中药灸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医针灸用定位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