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感测的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2266.X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哲玄;萧培宏;萧嘉源;叶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反射部 本实用新型 感光元件 光学感测 智能装置 保护壳 指纹 信号放大器 上壳体 光学信号处理 全反射效应 上 下壳体 便于维修 光学信号 光源提供 手指按压 侦测功能 指纹影像 感测区 美观性 下壳体 包覆 导出 感测 壳体 扣接 全屏 装设 光源 传送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感测的保护壳,包括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及一导光板,三者可包覆智能装置,上、下壳体互相扣接组合,导光板设于上壳体上,设有可供手指按压的一指纹感测区,且导光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反射部及一第二反射部;下壳体上设有一光源、一信号放大器及一感光元件,光源提供的光学信号经由第一反射部导入导光板,并在导光板中通过内全反射效应传输,再经由第二反射部及信号放大器导出至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将光学信号处理成一指纹影像传送至智能装置中。原本不具备指纹侦测功能的智能装置在装设了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感测的保护壳后,便可具有全屏指纹感测的功能,且便于维修,因此本实用新型兼具实用性及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壳,特别是指一种光学感测的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愈来愈多的保密信息、个人资料被储存在智能装置中,而如何保障信息不外流为相当重要的安全课题,包括如智能手机、计算机的密码如何不被破解。除了数字密码、图形密码外,目前盛行的为生物特征辨识,包括指纹、虹膜、脸部影像等,其中指纹辨识利用人体手指上独有的指纹信息进行辨识,以其在安全性和方便性方面的优点受到广泛的应用。
现今的智能手机几乎都添加了指纹辨识功能,可以提供指纹加密、指纹解锁,但目前的智能手机皆设计在手机壳上设置一指纹感测区,例如Home键同时为指纹感测区,但此区域太小,一次只能感应一个指纹,若指纹感测区内部的感光元件损坏时,更须将整支手机送修,费时费力且金额昂贵,因此若是可将指纹侦测的功能外加在智能装置外部,便于维修又可提供大范围指纹侦测区,将是一项重大的进步。
因此,本实用新型即提出一种光学感测的保护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架构及其实施方式将详述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感测的保护壳,其将光源、导光板及感光元件分别设于保护壳的上、下壳体,并将智能装置装设在上、下壳体之间,便可使得智能装置具有全屏指纹侦测的功能,而不限于智能装置本身特定的指纹辨识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感测的保护壳,其上、下壳体组装方便,当感光元件或光源损坏时,可直接拆卸下壳体进行更换,不须维修智能装置,可节省维修所需的时间及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感测的保护壳,包括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该智能装置可装设于该上、下壳体之间,该上、下壳体互相扣接组合;一导光板,其为透明状,设于该上壳体上,该导光板上设有可供手指按压的一指纹感测区,且该导光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反射部及一第二反射部;一光源,设于该下壳体上,提供至少一光学信号,该光学信号经由该第一反射部导入该导光板,并在该导光板中通过内全反射效应传输,再经由该第二反射部导出;一信号放大器,位于该下壳体上、该第二反射部下方,接受该第二反射部所导出的该光学信号,并将该光学信号放大后导出;以及一感光元件,设于该下壳体上并与该智能装置信号连接,接收该信号放大器所导出的该光学信号,将该光学信号处理成一指纹影像并将指纹影像传送至该智能装置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导光板的一上表面周围被该上壳体包覆,该上表面未被包覆的区域为该指纹感测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导光板设于该智能装置的一显示屏幕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上壳体的下缘设有至少一第一连接部,该下壳体的上缘设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扣接,使该上、下壳体接合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感光元件通过一信号线连接至该智能装置的一插槽中,以将该光学信号传送至该智能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光源为准直光源或非准直光源。该准直光源为激光(Laser)、垂直共振腔面射激光(VCSEL)或非准直光源与二次光学元件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敦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2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内光学指纹辨识的薄膜晶体管面板
- 下一篇:使能开关及X射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