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甲醛和乙醛释放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毡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9456.6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强;李志刚;潘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3/08;B32B27/02;B32B2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李泉宏 |
地址: | 13004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纤维 天然麻纤维 复合毡 增强聚合物 乙醛 混合纤维 麻纤维 无甲醛 尼龙 铺层 纤维 聚乙烯 硅烷偶联剂改性 本实用新型 聚碳酸酯PC 吸附剂颗粒 聚丙交酯 聚丙烯PP 纳米黏土 汽车材料 聚合物 释放 亚麻 苎麻 黄麻 聚乳酸 吸附剂 剑麻 勾连 汉麻 毡体 填充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甲醛和乙醛释放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毡材,属于汽车材料设计制造领域。该复合毡体由6~10层的混合纤维铺层通过纤维勾连形成毡体,所述混合纤维铺层由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混合交织而成;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附剂颗粒;所述天然麻纤维为汉麻、黄麻、亚麻、剑麻或苎麻的纤维;聚合物为聚合物纤维可以是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尼龙6 PA6、尼龙66 PA66或聚丙交酯(或称聚乳酸)PLA。所述吸附剂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黏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材料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以其生态环保、可降解、轻质价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摩擦磨损及可再生等优良特性已被广泛用于制作汽车内饰材料。
但是天然纤维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光等因素,使麻纤维表面残留的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分解生成甲醛、乙醛、丙烯醛、苯、甲苯、苯乙烯等对人体有害的易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VOC)。另外,热塑性树脂在加工过程中,会在熔融状态下裂解产生部分酮类、醛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这些VOC释放物中,以甲醛和乙醛最难以除去。
汽车内饰用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品一般与人体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些易挥发的小分子有机物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制约了汽车内饰用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因此,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低成本、高效率去除甲醛、乙醛的制备工艺就属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VOC,尤其是甲醛和乙醛释放量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甲醛和乙醛释放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毡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无甲醛和乙醛释放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毡材,该毡材由6~10 层的混合纤维铺层3通过纤维勾连形成毡体,所述混合纤维铺层3由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混合交织而成;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附剂颗粒2;所述天然麻纤维为汉麻、黄麻、亚麻、剑麻或苎麻的纤维;聚合物为聚合物纤维可以是聚丙烯PP、聚乙烯 PE、聚碳酸酯PC、尼龙6PA6、尼龙66PA66或聚丙交酯(或称聚乳酸)PLA。所述吸附剂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黏土。
一种无甲醛和乙醛释放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毡材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进行开松处理,分别向开松后的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喷淋吸附剂悬浮液;
2)将开松后的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充分互混,在互混过程中再次向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喷淋吸附剂悬浮液;
3)通过气流铺网或者梳理铺网,形成混合纤维铺层,在铺网过程中再次向天然麻纤维和聚合物纤维喷淋吸附剂悬浮液;
4)堆叠6~10层混合纤维铺层后对混合纤维铺层进行针刺固结处理,形成复合毡材。
吸附剂悬浊液配置方法如下:将所述麻纤维总质量的0.5-2wt%的纳米粘土、0.25-1wt%的分散剂、1-2wt%的硅烷偶联剂加入水中,形成浓度为10-30wt%的纳米粘土-偶联剂悬浮液;将所述纳米粘土-偶联剂悬浮液在1000-1350rpm转速下搅拌0.5-2h;将所述纳米粘土-偶联剂悬浮液在1700-2000rpm转速下搅拌1.5-3h,形成纳米粘土的偶联剂混合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制得的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毡材具有环保性能好、无甲醛、乙醛释放、质量轻、用途广泛。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车辆、航空航天、建筑、装饰、包装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一种低成本、环保型麻纤维复合材料毡材低醛化制备工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9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2级防火芯板的制备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细腻光洁的机械弹力复合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