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编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4496.1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2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君;陈绍武;刘庭聪;袁斌;雷生兰;袁剑;柴成础;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科亿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4400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头 缠绕 打结 缠绕机构 自动打结器 内层 本实用新型 自动编绞机 动力系统 分道 单线链式线迹 递进运动 机电一体 绕轴旋转 有效解决 自动缠绕 仿生手 剪开线 驱动线 线缠绕 绞线 下轴 线框 线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编绞机,属于机电一体领域。包括将线缠绕成束的缠绕机构,将缠绕线头、内层线头和外层线头进行打结的自动打结器,线框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驱动线框在缠绕机构下轴向递进运动且绕轴旋转运动;缠绕机构将线束分道缠绕;缠绕完毕后将缠绕线头、内层线头和外层线头经自动打结器进行打结。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了缠绕机构能够通过一根线就完成分道缠绕的工作,采用了单线链式线迹进行缠绕,完全实现了自动缠绕的功能,同时形成的绞线在后工序中能够一剪开线。通过自动打结器即可实现对外层线头、内层线头和缠绕线头的打结,实现了仿生手打结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打结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一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编绞机。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外纺织行业丝线成绞后,几乎全部都是采用人工编绞的方式,现有人工编绞的动作,其包括:
1、送底线,操作工用一只手将从丝饼拉出的丝线从等待成绞的绞框中心,并且从丝线的底部始端穿过至末端;
2、钩底线,操作工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按照成绞机在绞框上分出的丝线之间的间隙,插入间隙,并钩出底线,使底线在丝线上方的手指上形成圈;
3、操作工将底线头在末端处回绕并穿过上述步骤2)中钩出的底线形成的圈;
4、将底线头拉回至始端,将底线头和从始端底部始端进入的底线打结,并剪断;
5、重复上述动作,将绞框中其他部位的丝线按照上述步骤循环动作。
按照上述人工编绞的方式,平均每个编绞工每天编绞的绞框非常有限,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不能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人工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而目前,国内外纺织行业无此类连续一体化进行生产的设备和生产方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08月18日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920297415.4,名称为适用于自动编绞机的钩底线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动编绞机的钩底线机构,涉及自动编绞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的编绞推杆,编绞推杆与编绞伸臂连接,所述编绞伸臂上设置有钩底线杠杆,钩底线杠杆与钩底线滑枕铰接,钩底线滑枕上设置有作竖直上下运动的钩底线镊组件,钩底线杠杆和钩底线滑枕在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拉下,钩底线镊组件作竖直上、下运动,从而将待成绞绞框需编绞部位的丝线下方的底线钩上来。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08月18日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920297416.9,名称为一种适用于自动编绞机的送底线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自动编绞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的底线推杆,底线推杆的端部设置有夹持底线的底线镊夹,底线推杆和底线镊夹在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拉下作推拉往复运动,所述底线推杆支承在送底线滑轨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手工送底线速度慢,效率低,还容易出现差错的技术问题,并且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编绞机上后,使人工编绞变为自动编绞,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充分满足了下道工序的需要,降低了人工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上述现有技术仅仅公开了钩底线和送底线的结构,没有自动化进行编绞的过程,同时手工打结的难题也没有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编绞机,该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编绞的方式进行编绞,在后工序中能实现一剪开线;同时提供了仿生手打结方式,有效解决了打结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编绞机,包括将线缠绕成束的缠绕机构,将缠绕线头、内层线头和外层线头进行打结的自动打结器,线框和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驱动线框在缠绕机构下轴向递进运动且绕轴旋转运动;所述缠绕机构将线束分道缠绕;缠绕完毕后将缠绕线头、内层线头和外层线头经自动打结器进行打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科亿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科亿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4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缠绕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涂塑丝防护网的编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