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7356.1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8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创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层 复合金属线 银层 铜包钢复合线缆 本实用新型 保护层 钢芯层 铜层 线缆 外部 绞合连接 使用寿命 使用性能 制造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包括若干复合金属线,若干复合金属线之间绞合连接,若干复合金属线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复合金属线包括钢芯层,钢芯层外部固定连接有铜层,铜层外部固定连接有锌层,锌层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锌层,银层和保护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锌层和银层等提高了线缆整体的使用性能,且设置的锌层有效的保护了银层,整体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易于制造且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
背景技术
铜包钢是铜包着钢丝,也就是钢丝外围包裹铜层的复合线材,它利用低压高频信号的趋肤效应,在高频区沿表面行走,所以只要铜层厚度达到一定范围,某个频率段的信号就能被确保传递。铜起到传导弱电信号的作用,钢丝则起到支撑作用,目前市场上的铜包钢基本采用的是电镀工艺,即用电解电池工作原理的电镀工艺将块状铜板“溶解”然后经电流引导到覆盖在钢丝上,包覆是将铜带包裹钢丝,在包裹的接口处用氩弧焊焊接,热铸是将铜加热熔化为液体,钢丝穿过后带出铜液然后冷却凝固,铜包钢线缆由一定根数的铜包钢单线绞制而成,广泛应用于高频同轴电缆、钢络通信、电气化铁路、地铁轻轨、铁路、机场、网络通讯等场所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保护接地、电力和石化系统的接地线等。现有的铜包钢线缆只是简单的钢芯包裹铜层,使用性能满足不了现有的需求,导致使用寿命的减少。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包括若干复合金属线,若干所述复合金属线之间绞合连接,若干所述复合金属线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复合金属线包括钢芯层,所述钢芯层外部固定连接有铜层,所述铜层外部固定连接有锌层,所述锌层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银层,所述银层和保护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和银层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外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低密度聚乙烯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为尼龙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锌层的厚度为0.3μm-0.7μm之间。
优选的,所述钢芯层为软钢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锌层和银层有效地提高了传统的铜包钢的使用性能,且设置的锌层对银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设置的防护层和绝缘层进一步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装置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和优良的高频特性,达到合适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钢芯层1、银层2、锌层3、铜层4、复合金属线5、防护层6、绝缘层7、填充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铜包钢复合线缆,包括若干复合金属线5,若干复合金属线5之间绞合连接,若干复合金属线5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复合金属线5包括钢芯层1,钢芯层1为软钢层,钢芯层1外部固定连接有铜层4,铜层4外部固定连接有锌层3,锌层3的厚度为0.3μm-0.7μm之间,锌层3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银层2,锌层3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铜原子向银层2扩散,使得装置应有的使用性能被保护,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铜的高强度和高耐热性,同时还使得装置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创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创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7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