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4250.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董豪聪;田博;李俊竺;姜小川;王洪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十一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10 | 分类号: | C09K5/10;C09K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龙山南路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制备 石墨烯纳米片 变色材料 高热导率 有机溶剂 分散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导热 复合 材料技术领域 甲基吡咯烷酮 高导热性能 定向排布 改变材料 色彩可变 导热率 分散液 质量比 透光 应用 | ||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石墨烯纳米片、分散剂和有机溶剂制备而成,所述石墨烯纳米片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0.03~0.12:1,石墨烯纳米片和有机溶剂质量体积比为1~1.5mg/mL;
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石墨烯纳米片的面间距为0.18~0.90μm,石墨烯纳米片的分散度为2层石墨烯分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纳米片为非氧化石墨烯的层状堆积体。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能态石墨鳞片分散于分散剂中,利用直接液相剥离法制备非氧化还原的石墨烯纳米片分散液;
(2)将步骤(1)制得的石墨烯纳米片分散液与有机溶剂混合,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成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直接液相剥离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高能态石墨鳞片在微波的作用下发生层间膨胀,将获得的膨胀石墨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按照1:100的质量比,同时按照膨胀石墨和N-甲基吡咯烷酮质量体积比为1~2mg/L将两者混合;连续超声48~72个小时,静置过夜,次日取上层,在7000r/min下离心1小时,吸取清液后继续超声12小时,获得最终产物石墨烯纳米片分散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石墨烯纳米片分散液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0.1:1。
6.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用于制备通过磁场调控的变色导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导热装置包括导热部件和感应线圈;
所述导热部件为立方体结构,包括密封钢化玻璃(7),以及密封在钢化玻璃(7)内部空腔的热导率可调的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8),所述高热导率复合变色材料(8)充满密封钢化玻璃(7)内部空腔;
所述感应线圈包括沿导热部件长边,分别缠绕于导热部件上部、下部的两个平行线圈(6),两个平行线圈(6)互相平行,以及缠绕于钢化玻璃侧部的一个垂直线圈(5);垂直线圈(5)同时与两个平行线圈(6)相交;每个线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线圈(5)的匝数为5~50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平行线圈(6)的匝数与平行线圈(6)相交的导热部件边沿长度成正比,比值为50~100mm/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十一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十一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42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除油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