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盐酸为调节剂极浓体系下合成高比表面MIL-100Cr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8231.8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5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平;杨江峰;张飞飞;王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李晓娟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调节剂 体系 合成 比表面 mil 100 cr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0Cr的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以盐酸为调节剂极浓体系下合成高比表面MIL‑100Cr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摩尔比为2:1:0.18:14的CrCl3·6H2O、均苯三甲酸、盐酸及去离子水混合搅拌,然后在在密封容器内220℃温度下恒温晶化反应24 h,待密封容器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过滤得到产物,然后将产物依次浸泡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过滤,干燥,即得到MIL‑100Cr。此制备方法选产品比表面积高,数据翔实精确,克服了稀溶液反应时间长和固相法原料混合难得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0Cr的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以盐酸为调节剂极浓体系下合成高比表面MIL-100Cr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众多研究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中,其中具有不饱和金属位点的MOFs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不饱和金属位和客体分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MOFs材料往往具有较好的特定气体分子的高选择吸附能力。MIL-100Cr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孔笼堆积而成的三维空间结构,孔笼的开口尺寸为0.52-0.88nm,对MIL-100Cr材料进行高真空和高温处理,去除金属中心参与配位的水分子,将会产生约为1.1-2.6mmol·g-1的不饱和金属Cr的空位,这部分不饱和金属位点的暴露有利于提升材料对N2和CO2的吸附性能,进而有效的分离混合气体N2/CH4和CO2/CH4。
2004年Ferey等人首次报道了利用溶剂热合成MIL-100Cr的方法,该方法以Cr粉和均苯三甲酸为原料,HF酸为调节剂,水为溶剂,需要在高温220℃下晶化96h。2018年YingMao等人以CrCl3·6H2O和均苯三甲酸为原料,通过前期手工研磨的方法,使用固相法在220℃下反应15h成功得到了MIL-100Cr晶体,大大降低了合成时间,但该方法极度依赖前期的研磨混合均匀性和原料中结晶水的含量,难以实现大批量合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环境友好且适合放大生产的MOFs方法来获得MIL-100Cr。
目前最常用的合成MOFs材料的方法为溶剂热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溶剂、调节溶液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来实现晶体的合成。MIL-100Cr的合成目前只在实验室进行,研究者为了得到生长较好晶型往往使用稀溶液合成,该方法虽然更适宜晶体生长,但是由于反应时间较长、产量较低并不适合放大生产。也有研究者利用固相合成的方法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得到了MIL-100Cr晶体,但是该方法依赖前期的研磨混合均匀性和原料中结晶水的含量,不易控制。
研究者利用稀溶液体系和固相体系都实现了MIL-100Cr的合成,但是对于放大合成来说,稀溶液体系结晶好但是反应时间较长,而固相法反应时间短但是前期原料均匀混合较为困难,那么是不是存在一个中间的浓溶液体系,能有效的克服稀溶液体系和固相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MIL-100Cr放大生产呢?基于以上的想法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验证。首先在在一定配比的CrCl3·6H2O和均苯三甲酸中加入少量水,利用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在220℃下晶化一定的时间,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得到结晶度良好的MIL-100Cr。在此基础上发明人在浓溶液体系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盐酸进行调节,成功的到了结晶度良好的MIL-100Cr。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以盐酸为调节剂极浓体系下合成高比表面MIL-100Cr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摩尔比为2:1:0.18:14的CrCl3·6H2O、均苯三甲酸、盐酸及去离子水混合搅拌,然后在在密封容器内220℃温度下恒温晶化反应24h,待密封容器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过滤得到产物,然后将产物依次浸泡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过滤,干燥,即得到MIL-100C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8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