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土壤混合喷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7521.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4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齐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A01G24/23;A01G24/12;A01G24/22;A01G24/3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吕翠莲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北京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土壤 混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土壤混合喷播方法,所述的喷播方法:采用的喷播基质包括热处理木纤维。所述热处理木纤维:长度1.5‑2.5cm,直径0.05‑0.15mm。所述热处理木纤维:长度为2㎝的纤维含量≥50%。在不使用水泥、混凝土、铁丝网等破坏土壤结构的手段基础上,基质层在坡面上的附着力强,一次喷播的基质厚度,较传统喷播,提高2到3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播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土壤混合喷播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坡面修复工程中,为使植物在坡面上生长,需在坡面上覆盖一层可供植物生长的基质层。基质层可以是熟土,也可以是掺混了粘合剂、肥料等的混合基质。植物从基质层获取养分、水分等供应生长。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绿化效果。
在坡面修复方法中,需要使修复坡面的基质层附着于坡面上,但基质层自身的附着能力较差,易被冲刷滑落;特别是遇到大雨天气,难以抵抗雨水冲刷。现有技术中,为增加基质层的附着力度,技术人员多通过增加水泥、混凝土、铁丝网等手段来增强基质粘附能力,这样容易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能,不利与土壤的性状恢复。也有的技术人员向基质中添加增粘剂等胶类材料或者植物纤维材料;但基质层的附着力度并不理想。而且,传统的胶类材料会使基质的空隙度大大降低,影响植物生长,而传统的纤维材料容易造成喷播设备,特别是管件、喷头的堵塞,导致喷播施工效率大大降低,甚至无法通过喷播来施工。同时,传统的纤维材料疏水性强,会加快基质的水分散失。
上述现有技术中修复坡面的技术手段,虽然增强了基质粘附能力,但并不利于改良边坡原土,植物根系只能在基质层中生长,无法深入到边坡原土中生长,无法改良边坡原土。
现有的专利CN200510032542.8高次团粒系列绿化中的混合纤维施工法,将铁丝网由坡顶至坡底展开,拉挂于坡面,顶端用主锚固件固定的铺设金属网,依坡面形态打设锚固件,加设为营养基盘在岩壁坡面上附着的基盘附着平台,按照每平方米施工面的质量为纯天然纤维1000-1600克,腐殖质800-1000克,高次团粒剂25-35克,纯天然粘土剂30-45克,种子120-150克,肥料150-200克制备营养基盘,以及喷播营养基盘五个步骤。该发明营养基盘添加纯天然纤维与天然粘土剂。该发明的基质粘附性不佳,主要是通过金属网进行固定,施工难度高且增大了环境压力;同时,其基质易堵塞喷播装置,施工效率低。
现有的专利CN201510318968.3一种用于边坡绿化的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生态混凝土包括组分:粗砂1200~1300份,陶砂200~250份,水泥70~10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5~50份,硅酸钠20~30份,过磷酸钙3~5份,蛭石2~3份,珍珠岩2~3份,草炭土5~10份,水160~200份。该发明方法需要大量的陶砂、水泥来实现附着,严重影响对土壤的结构和性能。
现有的专利CN201710700518.X 高陡边坡创面造毛与基质层紧密结合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岩质坡形创面,岩质坡形创面的表面,即岩质坡形表面上设置高次团粒基质层,高次团粒基质层外表面覆盖种子层,在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喷播炉渣、珍珠岩、陶粒和蛭石,炉渣、珍珠岩、陶粒和蛭石通过水泥或混凝土粘接在岩质坡形表面,高次团粒基质层包覆并覆盖炉渣、珍珠岩、陶粒和蛭石。本发明高陡边坡创面造毛与基质层紧密结合技术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中间体造毛,使岩质坡形表面与高次团粒基质层之间结合更加牢固,解决了高次团粒材料的基质容易与光滑的高陡岩质坡形面脱离的技术问题。该发明通过水泥或混凝土粘接在岩质坡形表面,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能,不利与土壤的性状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未经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7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