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烟气SOX 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36035.9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5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祥;余正伟;龙红明;魏汝飞;春铁军;孟庆民;张洪亮;雷杰;狄瞻霞;王平;钱立新;施琦;王毅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53/50;B01D53/75;B01D49/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刘佳伟 |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s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SOX、NOx的联合减排系统,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主烟道、第一除尘器、脱硫塔、SCR脱硝单元和烟囱;所述的SCR脱硝单元内填充有蜂窝催化剂模块,该蜂窝催化剂模块含有Ce‑Mn/TiO2催化剂,Ce‑Mn/TiO2催化剂由脱硝活性组分和活性组分的载体组成,其中脱硝活性组分包含铈氧化物、锰氧化物和钌氧化物,活性组分的载体为二氧化钛。本发明的联合减排系统先对烧结烟气中的SOX进行脱除,然后在80~120℃超低温下实现对烧结烟气NOx的良好脱除,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为钢铁行业大量低温、含水、含硫、含尘复杂烟气的脱硝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烧结烟气SOX、NOx的联合减排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基础性行业,但钢铁产业又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NOx是钢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烧结机NOx排放量约占钢铁厂总NOx排放量的50%-60%,其是钢厂NOx排放主要单元。NOx会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破坏臭氧层,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因此,为了钢铁行业尽早实现超低排放,降低钢厂NOx排放,势在必行。
目前,烧结烟气脱硝技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800℃-1000℃时使用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280℃-420℃使用的中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以及150℃-200℃及以上温度使用并要求低二氧化硫浓度的低温SCR,但是因为烧结烟气低温以及含二氧化硫等特性,难以直接移植上述技术。烧结烟气温度通常在150℃以下,二氧化硫浓度多在800mg/Nm3-1500 mg/Nm3,湿法脱硫后烟温多在50℃-60℃,干法脱硫后烟温可以达到70℃-90℃,脱硫前后均无法满足SCR反应条件。
经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6257141A,申请日:2016年9月28日,公开了一种烧结矿显热回收同时烟气脱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将来自烧结机的两路烧结烟气经过除尘器后,一路烧结烟气与烧结机出来的平均温度为600℃-1000℃的高温烧结矿进行换热升温至450℃-650℃再与另一路温度为100℃-190℃的烧结烟气进行混合,温度达到200℃-400 ℃后进入SCR反应器,在SCR反应器内进行催化还原反应,完成烧结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去除,去除氮氧化物后的烧结烟气再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该发明的烟气脱硝系统和方法需要对烧结烟气进行升温,温度达到200℃-400℃再进入SCR反应器进行氮氧化物去除,虽然后期采用余热锅炉对去除氮氧化物后的烧结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但这种烟气脱硝系统和方法仍具有能耗大、工艺复杂、装置繁多等缺点;此外,该发明也没有对这种烟气脱硝系统和方法的最终脱硝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174287A,申请日:2014年8月6日,公开了一种烧结机部分烟气脱硝系统及方法,该发明包括除尘器、烧结主抽风机、脱硫装置、脱硫引风机、升温装置、脱硝装置、脱硝引风机、不脱硝烟道和烟囱;通过在烧结主抽风机和脱硫引风机的作用下,使烧结机机头烟气排放口排出的烧结烟气经除尘器进入脱硫装置,脱硫后烟气中的一部分进入不脱硝烟道,另一部分在脱硝引风机的作用下经升温装置进入脱硝装置,然后与经过不脱硝烟道的脱硫后烟气混合经烟囱排放,当排放标准趋于严格时,可以减少进入不脱硝烟道的烟气量来进行调节。在该发明中,虽然通过对部分烟气脱硝处理来减少能耗、处理成本,但是对于进入脱硝装置进行脱硝处理的这部分烟气而言,仍需要升温装置对其进行升温,并且若脱硝装置采用中温SCR脱硝则升温到280℃-420℃,若采用低温SCR脱硝则升温到15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的脱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消除空气中污染物的喷雾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