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光加权辐亮度空间分布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4754.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夏喜;吴震;王猛猛;郭玮宏;袁士东;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457 | 分类号: | G01J3/457;G01M1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名飞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0 | 代理人: | 杨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权 亮度 空间 分布 测量方法 | ||
1.一种蓝光加权辐亮度空间分布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光源的配光曲线、发光面尺寸、典型辐照距离下的光源辐亮度和光源光谱,采用蓝光加权辐亮度空间分布拟合算法,计算得到蓝光加权辐亮度的空间分布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测量光源的配光曲线为并测量配光曲线所在平面对应方向的发光面尺寸为H(cm);
S2、测量典型辐照距离下的光源辐亮度;
S3、通过光谱仪测量光谱;
S4、计算不同辐照距离的蓝光危害相对强度分布;
S5、计算典型辐照距离下的蓝光加权辐亮度,并得出计算蓝光加权辐亮度的空间分布表;
所述S2中,在指定空间角度A方向上,保持同一视场角为α(mrad),在n个不同选定距离L(cm)为L1,L2,...,Ln,通过成像亮度计测量所述光源辐亮度Le1,Le2,...,Len;
应用公式:计算测量视场角对应的半发光角θ(°);
应用公式:计算不同辐照距离的蓝光危害相对强度分布
应用公式:计算距离L的蓝光加权辐亮度的空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蓝光加权辐亮度空间分布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尺寸为配光曲线所在平面与发光面相交的交线段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蓝光加权辐亮度空间分布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曲线通过分布式光度计测得或是从灯具生产商处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蓝光加权辐亮度空间分布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测量光源光谱的波段范围包含300nm-7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47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布里-珀罗干涉型成像光谱仪
- 下一篇:一种区分多晶电池片颜色色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