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涤棉麻衬衫面料的设计方法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1015.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瞿建新;姜生;陈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衫面料 涤棉 生产工艺 美观 面料 纬纱 功能性面料 挺括 涤纶纤维 涤棉面料 涤棉织物 固有缺陷 抗菌抑菌 透气性能 静电 防辐射 麻纤维 棉纤维 舒适性 原有的 竹纤维 替代 涤/棉 经纱 闷热 时尚 保留 赋予 开发 | ||
1.一种竹涤棉麻衬衫面料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方法如下:
(1)原料的选用:本面料设计时,经纬纱选用了两种不同的纱线,经纱为11.8tex的竹涤混纺纱,纬纱选用14.6tex的棉麻混纺纱;
(2)面料的舒适性:本面料中涤纶纤维占30%,竹纤维占30%,棉纤维占28%,麻纤维占12%,面料的平均回潮率达到7.54%;
(3)面料的功能性:竹纤维和麻纤维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功能,竹纤维的抗紫外线功能,为棉纤维的400倍,能有效地防止紫外线灼伤皮肤;
(4)面料的其他性能:涤纶纤维的保形性能好;竹纤维和麻纤维的尺寸稳定性能也比较优越,而且纤维的光泽度好,因此竹涤棉麻衬衫面料,挺括、美观性能和涤棉面料的性能相近,透气性能、透湿性能要远优于涤棉面料,舒适性能极佳,肌体出汗时不再有闷热感,是一款性能优异的面料;
(5)通过工艺优化,提高产量和质量:竹涤混纺纱,尽管比棉麻纱细,但纱线强力高,用作经纱,能减少断头,利于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棉/麻混纺纱中,麻纤维抱合力差,纤维间容易产生滑移,因而纱线强力低,容易断头;同时麻纤维纱线,毛羽多,用作经纱时,梭口不容易清晰,将棉麻混纺纱用作纬纱,以降低面料的生产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涤棉麻衬衫面料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规格如下:成品幅宽146.5cm,成品经密512根/10cm,成品纬密276根/10cm;坯布幅宽156.3cm,坯布经密480根/10cm,坯布纬密264根/10cm;经织缩9.1%,纬织缩率4.1%,幅缩率6.3%,长缩率4.3%,筘号154齿/10cm,上机筘幅163cm,地组织每筘3入,边组织每筘3入,一米经长1.1,四页综生产,织物组织为平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涤棉麻衬衫面料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原料为11.8tex竹/涤混纺纱,混纺比为50/50,颜色有4种,A表示丈兰色,B表示宝兰色,C表示海兰色,D表示深绿色,色经排列为:65A,14C,66A,49D,10A,66B,7A,66B,10A,49D;一花中A纱158根,B纱132根,C纱14根,D纱98根,一花402根,全幅19花,减头128根,减头颜色为:A纱13根,B纱66根,D纱49根,全幅织物总经根数为7510根,其中A纱2989根,B纱2442根,C纱266根,地纱1813根,边纱和地经纱相同,不单独设置,直接利用地经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涤棉麻衬衫面料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纬纱原料为14.6tex棉/麻混纺纱线,混纺比为棉70%,麻纤维30%,有四种颜色,a表示丈兰色,b表示宝兰色,c表示海兰勾通,d表示深绿色。色纬排列顺序为44a,7c,44a,30d,5a,44b,5a,44b,5a,30d;纬纱一花循环中,a纱103根,b纱88根,c纱7根,d纱60根,纬纱一花循环数为258根。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涤棉麻衬衫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络筒:使用GA014MD型络筒机倒筒,络筒使用“低车速,小张力,保弹性”的工艺,络筒速度设定为575m/min,络筒机配置轻、中、重三种张力垫圈,本织物络筒时选用“轻”张力垫圈;
(2)整经:使用CGA114B-SM型分批整经机整经,整经时使用“低速度,保弹性”工艺,整经速度确定为600m/min,整经时通道要光洁,整经时不再进行附加张力的设置,集体换筒,以保持片纱张力的均匀;
整经配轴计算:A纱2989根,整成5只经轴,配轴为597*1+598*4;B纱2442根,整成4轴,配轴为610*2+611*2;C纱266根,单独成轴;D纱1813根,整成3轴,配轴为604*2+605*1;
(3)浆纱:使用GA301型浆纱机上浆,浆料配方为:聚酯淀粉50%,PVA浆料20%,固体丙烯酸类浆料28%,蜡片2%,浆液粘度11-12S,浆槽温度95℃;浆纱速度控制在45-50m/min;浆槽温度为95℃;上浆率控制在10%-11%之间;压浆工艺使用前重后轻的压浆工艺,前压浆辊的压力为16kn,后压浆辊的压力为12kn;竹涤混纺比为50/50,纱线的公定回潮率为6.2%,浆纱回潮率控制在5%-5.5%之间;
(4)穿综:织物组织为平纹,但根数比较多,使用两页综框织制时,消极式开口机构的弹簧容易疲劳,导致产生机械故障,因此要使用四页综织制,穿综顺序为四页综顺穿,钢筘每筘3入;
(5)织造:使用GA708型喷气织机织制,织机车速为600r/min;
开口时间为300°,织物经密大,选用早开口工艺,利于梭口清晰;
引纬工艺:纬纱始飞行角设定为90°,纬纱到达角设定为230°,纬纱实际到达角控制在210°-230°之间,挡纱针的释放时间为72°,主喷喷气时间为68°-160°,使用8组辅助喷嘴,各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依次为68°-218°,86°-136°,103°-153°,121°-171°,138°-188°,156°-216°,173°-230°,190°-300°;
喷气压力:主喷压力控制在0.23Mpa-0.28Mpa之间,辅喷压力控制在0.28Mpa-0.33Mpa之间,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纬纱实际到达角,调整喷气压力,纬纱到达角早于210°,适当调小喷气压力,纬纱到达角晚于230°,适当调大喷气压力;
上机张力:织物组织为平纹,经密比较大,上机张力偏大控制,实际生产时,上机张力控制在15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10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