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6612.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林枫;马召广;刘永红;袁启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陶光雨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点 重叠隧道 信息化施工 散点图 埋设 地表沉降监测 施工技术领域 时间位移曲线 数据分析处理 土压力监测 应力监测点 沉降规律 沉降监测 地下管线 管片环缝 监测数据 倾斜监测 全程监控 施工措施 施工过程 施工隐患 实施监测 位移曲线 误差累计 应变监测 支撑轴力 沉降 监测 管片 围岩 建筑物 绘制 纠正 资金 | ||
本发明属于重叠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监测点布置:所述监测点布置包括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布置、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点布置、管片应力监测点布置、土压力监测点布置、管片环缝应变监测点布置和支撑轴力监测点布置;(2)监测点埋设:对布置的监测点逐个埋设;(3)实施监测;(4)数据分析处理: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本发明能够在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的基础上,于施工过程中,可以全程监控、当发生偏差后可以及时纠正,避免了误差累计造成的施工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叠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大多处于繁华地段,由于受已建建/构筑物或地质条件的限制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需要,地铁隧道间或地铁隧道与其它结构物间的距离变得原来越小,对周边环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搜集到的资料可以发现,隧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地下管线、桩基、既有隧道结构以及地面建筑的方向,而且大部分是针对单孔及水平平行隧道,对于重叠交叉麻花型隧道群的施工影响效应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少且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及周边建筑物产生的扰动,造成的地表沉降、周边建筑物变形等一系列影响安全的问题产生。
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适用于盾构施工的城市地铁隧道,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隧道结构的复杂性、工程边界条件的复杂性,要解决在这些复杂条件下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周边环境影响问题是很困难的,而对复杂环境条件下重叠隧道群的施工影响研究更是难上加难,并且隧道之间存在斜穿、重叠、平行、交叉、拧麻花等在地铁建设中不常遇到的高难度情况,且这几种情况在同一区段综合出现,这种空间立交结构型式地铁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难度更甚。因为在施工近距离交叉重叠穿越地铁区间隧道的过程中,新建隧道与已建隧道的相对位置处于不停的相对变化之中,所以无论采取何种施工方法和辅助工法,都将面临着如何解决隧道之间在施工过程中地层再次扰动产生的土体效应和已建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等影响到隧道结构间整体安全的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监测方法,能够实现隧道施工的全程监控,在发生偏差后,能够及时纠正,以避免误差累计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在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的基础上,于施工过程中,可以全程监控、当发生偏差后可以及时纠正,避免了误差累计造成的施工隐患。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监测点布置:所述监测点布置包括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布置、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点布置、管片应力监测点布置、土压力监测点布置、管片环缝应变监测点布置和支撑轴力监测点布置;
(2)监测点埋设:对布置的监测点逐个埋设;
(3)实施监测;
(4)数据分析处理: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使用本方法进行隧道施工监测,可以避免重叠隧道群的施工相互影响,减少对地层及周边建筑物产生扰动;本方法还能避免地面沉降、周边建筑物变形等一系安全问题的产生;由此,通过本方法,对施工过程做到全程监控,当偏差发生后及时纠正,避免误差累计造成施工隐患。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地表沉降监测点在隧道中线处的测点加密;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两侧范围加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的布置中,重要管线检查井露头布设沉降监测点;管线与隧道平行距离相近时,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和地表沉降监测点共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6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