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6612.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林枫;马召广;刘永红;袁启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陶光雨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点 重叠隧道 信息化施工 散点图 埋设 地表沉降监测 施工技术领域 时间位移曲线 数据分析处理 土压力监测 应力监测点 沉降规律 沉降监测 地下管线 管片环缝 监测数据 倾斜监测 全程监控 施工措施 施工过程 施工隐患 实施监测 位移曲线 误差累计 应变监测 支撑轴力 沉降 监测 管片 围岩 建筑物 绘制 纠正 资金 | ||
1.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监测点布置:所述监测点布置包括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布置、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点布置、管片应力监测点布置、土压力监测点布置、管片环缝应变监测点布置和支撑轴力监测点布置;
(2)监测点埋设:对布置的监测点逐个埋设;
(3)实施监测;
(4)数据分析处理: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和距离位移曲线散点图,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围岩稳定状态和施工措施的有效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地表沉降监测点在隧道中线处的测点加密;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两侧范围加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的布置中,重要管线检查井露头布设沉降监测点;管线与隧道平行距离相近时,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和地表沉降监测点共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点布置在建筑物的四角或核心筒四角或大转角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使用仪器为全站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管片环缝应变监测和支撑轴力监测使用的传感器均为光纤光栅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当时间位移曲线趋于平缓时,通过数学分析预测最大沉降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叠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绘制横断面和纵断面沉降槽曲线,判断施工影响范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和地层体积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66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