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2690.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郑君;陈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8/18;D01F8/10;D01F8/06;D01F1/10;C09K8/68;C09K8/90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韩耀朋;曲志乾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降解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水溶性可降解纤维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乳酸30~55份,甲壳胺10~30份,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乙烯醇10~35份,相容剂5~35份,润滑剂0.2~3份,抗氧剂0.2~3份。本发明的可降解纤维在低的纺丝温度200℃左右和高的纺丝速度500m/min以上具有好的熔融可纺性,纤维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持续稳定的柔软的手感,水中可溶性可控,能满足使用要求。特别适用于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纤维压裂液,针对易出砂和压后测试快速排液时出现的支撑剂回流等问题,采用此纤维压裂液的稳定性良好,在现场施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降解纤维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在石油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压裂工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使用的纤维大都是不可降解纤维,而不可降解纤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适应复杂的储层环境,并且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差。为了提高压裂液性能,目前的工艺中一般使用聚乙烯醇纤维体系的材料,但聚乙烯醇纤维只能在80℃下发生降解,适应范围小,而实际中油储层底温度都存在较大的波动,这就需要发明一种能够适应较大温度范围的可降解纤维,才能适应实际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生物环保可降解塑料PLA(聚乳酸)、生物质来源CS(甲壳胺)和M-PVA(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乙烯醇)为基础,以PVA-g-PLLA(聚乙烯醇接枝改性聚左旋乳酸)为主相容剂,通过熔融纺丝制得水溶性可降解纤维,其性能完全可以满足油田石油工程压裂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纤维,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乳酸30~55份,甲壳胺10~30份,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乙烯醇10~35份,相容剂5~35份,润滑剂0.2~3份,抗氧剂0.2~3份。
本发明的可降解纤维在低的纺丝温度200℃左右和高的纺丝速度500m/min以上具有好的熔融可纺性,纤维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持续稳定的柔软的手感,水中可溶性可控,能满足使用要求。聚乳酸主链结构为高分子链,具有较强的分子链强度,同时疏水性的脂肪链使织物手感柔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聚乳酸由玉米淀粉经聚合反应制备而成,所述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为2.6~12万。
在本实施例中,玉米淀粉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由玉米淀粉聚合成的聚乳酸具有优良的纺丝性能,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自然条件下降解速度慢,为了达到水溶可控的目的,必须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加入本发明中其它组分,使最终材料水溶可控。
可选地,聚乳酸的分子量为5~10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甲壳胺是由天然甲壳素部分脱乙酰化而得到,甲壳胺为粒状或粉体,目数为50~1800目,脱乙酰度40~85%,粘度为0.2~2.5Pa·s。优选地,甲壳胺包括500~800目、900~1200目、1300~1800目的甲壳胺,其重量比为4:2:1。甲壳胺在该目数和脱乙酰度下,甲壳胺的水溶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甲壳胺是一种天然的生物质材料,可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性和粘度可控性强,随着脱乙酰度和浓度的不同而不同。加入甲壳胺后,能够调节和控制织物的水溶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乙烯醇中纳米二氧化硅含量在2.5~6.5%,聚乙烯醇分子量2000~16000。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乙烯醇是以聚乙烯醇为基体,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接枝活性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乙烯醇可以提高纤维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乙烯醇掺量在一定范围时,纳米粒子能够很好地分散到基体当中,因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与基体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但若掺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将导致严重的团聚现象,从而导致其力学性能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2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