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以及直调激光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0040.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4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向涛;劳之豪;袁亚兴;商松泉;刘德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傲科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器 驱动 电路 以及 系统 | ||
一种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外接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与电源和激光二极管连接,所述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电流调制模块,具有可独立设定参数的中和电容的中和模块、直流偏置模块、第一抗干扰模块以及第二抗干扰模块,所述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通过采用分别单独优化方式,对中和模块中的电容设置不同的参数加以调整,来消除由激光二极管负载和驱动电路引起的非对称偏置,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带宽,进而提高了系统测试得到的眼图的质量和抑制了系统的抖动,解决了传统技术方案中,存在的存在带宽不足、眼图质量差以及抖动性能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以及直调激光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直流耦合DML(Directly Modulated Laser,直调激光器)系统由于要给激光器提供直流偏置电流,激光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驱动电路不对称会导致非对称性偏置。由于激光二极管的阻抗相对比较低,在电流快速变化时,邦定线引起的寄生电感会引起比激光二极管本身阻抗更高的阻抗,从而在时域造成严重的瞬态尖峰波形,严重的影响系统的带宽、系统测试得到的眼图和抖动性能。
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带宽不足、眼图质量差以及抖动性能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以及直调激光器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带宽不足、眼图质量差以及抖动性能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外接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所述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通过第一抗干扰模块与电源连接,所述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和激光二极管连接,所述激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所述第一抗干扰模块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直调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
电流调制模块,所述电流调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一电流阱和第二电流阱,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和所述激光二极管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电流调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和所述激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电流调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电流阱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电流阱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阱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流阱的第二端共接地;
中和模块,所述中和模块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在传统技术中,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是差分耦合电容,在本发明中,采用分别单独优化方式来设置不同的参数加以调整,用以消除非对称偏置;以及
直流偏置模块,所述直流偏置模块包括第三电流阱,所述第三电流阱的第一端为所述直流偏置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直流偏置模块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抗干扰模块接于所述激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电流阱的第二端为所述直流偏置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直流偏置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直流偏置模块用以给所述激光二极管提供直流偏置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和模块包括用以调节和中和峰值行为的第一调整单元和第二调整单元,所述第一调整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所述第二调整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傲科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傲科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0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水源的隔膜增压自吸一体泵
- 下一篇:一种安全路由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