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水源的隔膜增压自吸一体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0019.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沃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水源 隔膜 增压 一体 | ||
一种自适应水源的隔膜增压自吸一体泵,它涉及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水源的隔膜增压自吸一体泵。它包含水泵、压力感应装置、微动开关、电阻,所述水泵包含泵体和电机,所述泵体的进水端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与微动开关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气部分与电阻串联,所述电阻与微动开关并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泵可以自动感应当前状态下的进水压力情况,形成自动的增压或自吸模式下运行,避免了同台净水器在不同区域使用工况下,可能造成净水器制水不足或者工作压力过高,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水源的隔膜增压自吸一体泵。
背景技术
隔膜泵又称控制泵,是执行器的主要类型,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隔膜泵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是接受调节器或计算机的控制信号,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使被调参数维持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从而达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如果把自动调节系统与人工调节过程相比较,检测单元是人的眼睛,调节控制单元是人的大脑,那么执行单元—隔膜泵就是人的手和脚。
目前,市场上常见净水器中都会分为管压型(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和自吸型(无进水压力或很小进水压力)。管压型净水器多用于城市有市政自来水的地方,而自吸型的净水器则多用于农村,特别是山区较为落后的无自来水的地区,或者自来水条件较差水压达不到市政自来水水压的要求。而随着物流发展,两种机型均可能窜货在相反场景应用。然而管压型净水器在无自来水或水压偏低的地区使用时会出会无法制水或制水量严重不足。而自吸型净水器在市政自来水水源下使用会出现净水器工作压力超高,可能会对整个净水器不路系统造成漏水不良,且会影响RO膜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水源的隔膜增压自吸一体泵,它能够自行判定水源压力,根据不同压力进行相对应的运行方式进行工作的隔膜自吸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水泵、压力感应装置、微动开关、电阻,所述水泵包含泵体和电机,所述泵体的进水端设置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与微动开关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气部分与电阻串联,所述电阻与微动开关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的阻值与电机的电阻值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包含壳体、膜片、调节弹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膜片,所述膜片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弹簧,所述膜片与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与泵体进水管路分体式连接或与泵体进水端一体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RO膜连接,所述RO膜分别与纯水出口及废水出口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压力感应装置对水压进行感应,当压力值低于预设值时,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电阻被短路而不影响电机的供电电压,水泵的电机供电电压处于高电压状态,运行就处于自吸模式;当进水压力大于预设值时,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电阻发生作用,在电路中对电机进行了分压作用,水泵的电机的供电电压处于低压状态, 运行处于增压模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泵可以自动感应当前状态下的进水压力情况,形成自动的增压或自吸模式下运行,避免了同台净水器在不同区域使用工况下,可能造成净水器制水不足或者工作压力过高,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沃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沃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0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