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可降解苯系物和石油烃的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7000.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娜娜;马韵升;杨传伦;车树刚;张心青;魏士泰;李琦;马杰;傅英旬;王建平;杨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1D53/84;B01D53/72;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斌;苗峻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可 降解 苯系物 石油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株可降解苯系物和石油烃的菌株,可用于石化污水处理厂区无组织废气处理,所述菌株经过16SrDNA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已于2018年7月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株代码YJY18‑05,菌株保藏号CGMCC NO.16167,应用时将该菌株制备的菌剂投加到处理装置后对废气的降解效果明显提高,排出的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减少约70%,苯系物减少约90%,本发明的菌株对苯系物和石油烃具有较好的降解特性,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气态污染物治理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无二次污染、能耗低、适用能力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株可降解苯系物和石油烃的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VOCs是挥发性有机气体(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缩写,是指沸点范围在50~260℃之间的一大类化合物,VOCs的成分复杂,具有的特殊气味能导致人体呈现种种不适应,并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癌作用,特别是苯、甲苯等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废水(特别是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不同成分的废气。从石化废水处理装置附近采取气体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都有不同成分的挥发性有机气体成分,其中气浮处理装置中产生的废气组分含量较多,挥发性苯系物含量为60mg/m3,挥发性非甲烷总烃类达到945mg/m3,该类废气具有复合性、污染面广等特点,有研究表明VOCs的总质量浓度小于0.2mg/m3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2-3mg/m3范围内会产生刺激等不适应症状;在3-25mg/m3范围内会产生头痛及其它症状;而大于25mg/m3时对人体的毒性效应更加明显。
利用微生物方法治理石化无组织废气污染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具有高效降解该废气活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培养条件简单、抗冲击能力强的菌株。近年来,有关苯系物和烃类物质降解菌株的研究时有报道,专利CN107418907A公开了一种降解汽油类石油烃的微生物菌剂CGMCC No.13558和CGMCC No.13559,该菌株对500ppm汽油类石油烃降解率120h最高达60.3%;专利CN105018378A公开了一种净化含苯系物厌氧发酵废气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菌剂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对600-1000ppm的苯系物废气10天降解率达90%;专利CN103013885A公开一种苯系物复合降解菌剂,该菌株对200ppm苯系物2天的降解率达90%。
上述已公开的菌剂均系自主筛选分离,对苯系物和石油烃都有一定的降解效果,但降解周期均较长,耐受范围较低,产业化应用中会增加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菌株的应用推广。
生物法处理石化厂区及其它含有苯系物和石油烃废气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废气转化为细胞代谢的能源、细胞组成物质及无害的小分子物质等,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生物降解速率有限,承受负荷不能过高,对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质处理效果较差等,因此找寻可降解苯系物和石油烃、耐冲击性强、降解速率高的菌株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石化污水处理厂区无组织废气处理,所述菌株经过16SrDNA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该菌株已于2018年7月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株代码YJY18-05,菌株保藏号CGMCC NO.16167,应用时将该菌株制备的菌剂投加到处理装置后对废气的降解效果明显提高,排出的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减少约70%,苯系物减少约90%,本发明的菌株对苯系物和石油烃具有较好的降解特性,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气态污染物治理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无二次污染、能耗低、适用能力强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7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