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耐高温绕组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0815.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棋;曲洪普;张治中;王新盛;周青海;胡凌飞;柳明明;席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8;H01B7/282;H01B7/29;H01B7/18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47192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导体 绝缘层 聚芳醚酮 绕组线 耐高温 热水泵 包覆 两层 耐水 高温高湿环境 退火 传统绕组 电力运输 负面影响 供热能力 耐受能力 使用寿命 双层共挤 综合性能 外部 拉丝 铜杆 单线 修理 | ||
本发明属于电力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水耐高温绕组线提出的一种耐火耐高温绕组线具有位于中心的铜导体;所述铜导体为一根铜导体单线,由铜杆经拉丝退火而成;所述的铜导体外部包覆着聚芳醚酮绝缘层;所述的聚芳醚酮绝缘层为两层,两层所述的聚芳醚酮绝缘层采用双层共挤的方式包覆在铜导体的外部。本发明通过铜导体与聚芳醚酮绝缘层的合理设计、组合,使得新型线的综合性能完全能媲美传统绕组线的同时又为绕组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提供了特殊的耐受能力,有效延长了热水泵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因频繁更换修理热水泵对供热能力和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水耐高温绕组线,特别涉及一种在地热深井热水泵中使用的,而能持续长期工作而不失去功能的耐水耐高温绕组线。
背景技术
地热资源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一般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地热资源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综合性矿产资源,其功能多,用途广,不仅是一种洁净的能源资源,可供发电、采暖等利用,而且还是一种可供提取溴、碘、硼砂、钾盐、铵盐等工业原料的热卤水资源和天然肥水资源,同时还是宝贵的医疗热矿水和饮用矿泉水资源以及生活供水水源。
多年实践表明,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均很显著,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有关机构、地矿与石油、煤炭等部门十分重视地热资源的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每年调拨大量资金,除发展高温地热资源的发电利用外,同时也发展中低温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地热泵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十分重要。其中关键部件就是热水泵中的绕组线;由于其高温高湿特殊的工作环境,目前的绕组线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耐高温而耐水性能不佳,有的是耐水性能好但耐高温性能又一般,或是耐腐蚀性差,不能长期稳定工作,致使热水泵使用寿命短,要频繁地更换修理,不但费时费力成本高,而且严重影响供热能力。
绕组线是电机中的主要零部件,属于电磁线,俗称漆包线。为了满足电机体积小、功率大的特点,在电机内任何绕组线必须要有足够的匝数和最小的体积,这就要求绕组线必须结构简单,除导体以外的绝缘材料越少越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以上不足之处,对热水泵绕组线进行了新的设计。提供一种耐水耐高温绕组线,特别涉及一种在地热深井热水泵中使用的,而能持续长期工作而不失去功能的耐水耐高温绕组线。
本发明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火耐高温绕组线,耐火耐高温绕组线具有位于中心的铜导体;所述铜导体为一根铜导体单线,由铜杆经拉丝退火而成;所述的铜导体外部包覆着聚芳醚酮绝缘层;所述的聚芳醚酮绝缘层为两层,两层所述的聚芳醚酮绝缘层采用双层共挤的方式包覆在铜导体的外部。
所述铜导体用铜杆的纯度在99.95%以上,导电率在100IACS以上,伸率在30%以上。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火耐高温绕组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机械性能优异,强度高、刚性大;具有可靠的耐疲劳性;长期连续使用温度为250-260℃;未增强品级的极限氧指数仅36%,即使不添加任何阻燃剂也能达到UL94 V-0级;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磨性好,对几乎所有的化学药品均是稳定的;耐水性、耐热水性、耐蒸汽性好;耐辐射性能非常好;非常适合作为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的热水泵电机的绕组线使用。
综上所述,通过铜导体与聚芳醚酮绝缘层的合理设计、组合,使得新型线的综合性能完全能媲美传统绕组线的同时又为绕组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提供了特殊的耐受能力,有效延长了热水泵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因频繁更换修理热水泵对供热能力和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干扰分腔电缆
- 下一篇:一种自调温、高强度的动力行业使用多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