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箱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0144.3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光斌;章思远;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0 | 分类号: | B65B5/10;B65B61/00;B65D85/30;B65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徐文欣;吴敏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箱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一种装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装箱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若干个相互分立的沟槽,若干个沟槽沿垂直于第一侧壁的方向平行排布,每个所述沟槽用于装载一个基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吹气口,用于向箱体内吹入气体。利用所述装箱装置装载基板时能够降低对基板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箱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领域的迅速发展,对各种类型的显示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主流的显示装置主要有: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体积小、耗电低、辐射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处理设备中,例如: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处理等。
然而,现有技术对液晶显示器的装箱过程中,液晶显示器易发生损伤,甚至破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箱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以降低装箱过程中对基板造成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箱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箱体底部若干个相互分立的沟槽,若干个沟槽沿垂直于第一侧壁的方向平行排布,每个所述沟槽用于装载一个基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吹气口,用于向箱体内吹入气体。
可选的,沿垂直于箱体底部的方向上,所述基板的尺寸大于沟槽的尺寸;所述吹气口位于箱体外,且沿垂直于箱体底部的方向上,吹气口到箱体底部所在平面的距离大于沟槽的尺寸。
可选的,沿垂直于箱体底部的方向上,所述吹气口到箱体底部所在平面的距离与基板的尺寸相等;所述箱体沿第一侧壁方向上包括第一区和位于第一区两侧的第二区,所述吹气口位于第一区。
可选的,所述沟槽的深度为:1060毫米~1190毫米;所述第一基板沿沟槽深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290毫米~1310毫米。
可选的,相邻沟槽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8毫米~27毫米。
可选的,所述装箱装置还包括:位于吹气口底部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高度沿垂直于箱体底部的方向可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箱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提供上述装箱装置;提供基板;将基板置于一个沟槽内;提供气体;将基板置于一个沟槽内之后,所述吹气口向箱体内吹入气体;所述吹气口向箱体内吹入气体之后,在相邻的另一个沟槽内放入另一个基板。
可选的,所述气体包括:压缩的干燥空气、氮气和离子风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可选的,所述气体的压力为0.2兆帕~0.5兆帕,所述吹气的时间为1秒~5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装箱装置中,所述箱体底部具有沟槽,每个沟槽用于装载一个基板。尽管所述基板放置于沟槽内易发生自然弯曲,但是,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用于向箱体内吹入气体,使得基板不易占据相邻未装载基板的沟槽的上方,则后续在相邻未装载基板的沟槽内装入下一个基板时,下一个基板不易碰触上一个基板,因此,有利于降低对上一个基板的损伤,有利于提高第一基板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装箱装置还包括位于吹气口底部的调节装置。由于所述调节装置的高度沿垂直于箱体底部的方向可调,因此,所述吹气口的高度能够沿垂直于箱体底部的方向可调,使吹气口所吹气体均能够作用于不同尺寸基板的上沿,有利于减少不同尺寸基板的弯曲。由此可见,所述调节装置使得装箱装置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装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X方向上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