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聚焦打击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8723.0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8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生;汤伟;孙涛;王卫兵;姜振华;王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H13/00 | 分类号: | F41H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吴乃壮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聚焦 打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激光聚焦打击系统及方法,所述激光聚焦打击系统包括成像装置,用于对待打击目标进行清晰成像并得到清晰成像时对应的码值信息;激光聚焦发射装置,用于获取根据码值‑距离曲线结合所述码值信息得到待打击目标的距离信息,根据该距离信息进行激光的会聚与输出,实现对待打击目标的打击。采用本发明激光聚焦打击系统,系统无需测距机,可直接实现激光对目标会聚输出,增强打击效果,且大大简化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聚焦打击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违规飞行会对国家公共安全、飞行安全甚至是空防安全构成威胁。比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偷拍和窃取信息,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质,再比如,某机场出现无人机黑飞事件,导致大量航班被延误而产生重大损失等等。因此,对无人机进行管控已经成为当今安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激光应用领域,提出了激光对无人机进行拦截的方式,激光拦截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且附加影响较小的优势,因此该方法在无人机打击中也越来越被重视。在现有的技术中,要实现对目标的最大打击力度,需要激光聚焦输出来增加打靶功率密度,对于不同距离目标,激光聚焦实现的难点在于调焦反馈信号。现有的方法中是通过距离反馈来实现调焦,具体为通过获取目标距离信息后,通过距离确定激光发射系统的调焦量。一般情况下,采用激光测距方式获取距离信息存在如下问题:针对小反射截面目标的回波信号较弱,一般测距机难以接收该信号;此外,目前的测距机系统,其输出功率基本在1Hz及以下,难以保证对运动目标的测量;还有一点是针对复杂的背景情况下,测距机获取得到多个返回信号,这种情况测距机难以判断哪个信号是有效信号。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意在提出一种根据图像清晰度来反馈目标距离的激光聚焦打击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聚焦打击系统及方法,旨在提出一种可根据图像清晰度来反馈目标距离的激光聚焦打击系统,解决打击系统笨重、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激光聚焦打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成像装置,用于对待打击目标进行清晰成像并得到清晰成像时对应的码值信息;
激光聚焦发射装置,用于获取根据码值-距离曲线结合所述码值信息得到待打击目标的距离信息,根据该距离信息进行激光的会聚与输出,实现对待打击目标的打击。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信号传输装置,与所述激光聚焦发射装置以及所述成像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成像装置得到的所述码值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以及将分析装置分析得到的距离信息与激光聚焦发射装置中的编码器对应的关系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激光聚焦发射装置;
分析装置,用于获取所述信号传输装置传输的成像装置确定的码值信息,并根据所述码值信息结合码值-距离曲线分析得到待打击目标的距离信息;还用于根据该距离信息与激光聚焦发射装置中的编码器对应的关系生成控制信号发送给信号传输装置。
优选地,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成像主体、设置在所述成像主体前端的第一镜筒、设置在所述第一镜筒前端的成像前镜组、安装在所述成像主体上的第一调焦电机、与所述第一调焦电机连接的驱动件、与驱动件连接的第一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成像主体内部的第一调焦镜组以及设置在所述成像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镜筒一端的成像相机;所述调焦镜组与所述第一调焦电机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调焦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距离补偿以实现清晰成像。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