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光铝箔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6136.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关世彤;袁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陈平;高之波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箔 道次压下率 双面光铝箔 铝箔毛料 铸轧板 铸轧 制备 铝合金材料 轧制 成品铝箔 厚度减薄 铝箔轧制 退火处理 静置炉 冷压机 熔化炉 熔融液 铸轧机 粗轧 精轧 冷压 冷轧 铝锭 压下 过滤 冷却 融化 分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光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1)铸轧:将铝合金材料和铝锭投入熔化炉中进行融化,经静置炉静置后,将熔融液进行过滤,经铸轧机多次铸轧后得到铸轧板;(2)冷轧:将铸轧板冷却至室温,经过冷压机进行多次冷压,然后进行多次退火处理后得到铝箔毛料;(3)铝箔工序:铝箔毛料经五道次轧制工序后得到成品铝箔,第一至第三道次为粗轧,得到的铝箔厚度为0.03mm,第四道次为中轧,得到的铝箔厚度为0.014mm,第五道次为精轧得到厚度0.009mm的铝箔。本方法对铝箔轧制工序的压下道次分配进行了重新的调整,适当提高了第三道次的道次压下率,降低了第五道次,也就是最后一道次的道次压下率,使压下过程速度有所降低,产品厚度减薄更容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用铝箔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光铝箔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铝箔产量的第一大国,年产铝箔产品1000kt以上,铝箔生产的工艺技术也日臻成熟。铝箔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空调器、电子等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们所生产的铝箔产品,按表面状态分,分双面光与单面光两种。双面光铝箔,其成品道次是采用单张轧制,即入口、出口均为单张铝箔,采用这种工艺生产出的产品,其上、下表面均与轧辊直接接触,两面光泽均与轧辊一致,较为光亮,称为双面光铝箔。单面光铝箔,其成品道次是采用双合轧制,即两张铝箔叠轧的方式完成轧制生产,采用这种工艺生产出的产品,其与轧辊接触的一面,其光泽与轧辊的一样,较为光亮,称为亮面,而不与轧辊接触的一面,而光泽较暗,稳为暗面。当铝箔的厚度在 0.012mm以下时,采用单张轧制的工艺方法生产很困难,一般采用双合轧制的方法进行生产。
目前在电子行业为提高能量密度,基材减薄是一项重要手段。传统的单面光0.009mm铝箔虽然能满足基材减薄的要求,但不能满足力学性能的要求,而双面光的0.009mm却能兼顾基材减薄且力学性能提高两者的要求,用户开始要求使用0.009mm双面光铝箔产品,由于0.009mm这个厚度在铝箔生产过程中,已完全超越单张轧制的极限状态,折合成双张厚度等同于 0.0045mm的单面光铝箔,生产工艺难度极大,很难稳定、批量的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这项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处于空白。
原有铝箔产品生产工艺,是基于铝箔轧机本身的的设计能力与原有的生产工艺条件及产品要求的基础上来制订的,在生产常规产品方面,原有生产工艺技术可以基本满足要求,但原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与不足:
1.当产品厚度在0.012mm以下时,必须采用双合生产的方法,才能使产品达到目标厚度。而采用单张轧制生产则难度很大,很难生产出稳定、批量的合格产品。
2.原有工艺在生产单张成品时,存在轧制入口穿带困难,产品断带率高,表面质量不好、成品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面光铝箔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面光铝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铸轧:将铝合金材料和铝锭投入熔化炉中进行融化,经静置炉静置后,将熔融液进行过滤,经铸轧机多次铸轧后得到铸轧板;
(2)冷轧:将铸轧板冷却至室温,经过冷压机进行多次冷压,然后进行多次退火处理后得到铝箔毛料;
(3)铝箔工序:铝箔毛料经五道次轧制工序后得到成品铝箔,每道次轧制过程中铝箔与轧制辊之间均添加有润滑油,第一至第三道次为粗轧,得到的铝箔厚度为0.03mm,第四道次为中轧,得到的铝箔厚度为0.014 mm,第五道次为精轧得到厚度0.009mm的铝箔,压下率为35.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