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鲜烟杆低成本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3019.6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龙;陈乾锦;沈建平;田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市烟草公司邵武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地址: | 3507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鲜烟杆 低成本 生产 有机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鲜烟杆低成本生产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鲜烟杆粉碎得到粉料,向粉料中加入发酵促腐剂,混匀后得到待发酵物料;每吨鲜烟杆粉料添加0.8‑1.2kg发酵促腐剂;2)取待发酵物料进行好氧堆肥发酵,发酵期间维持55℃以上高温期10天以上,待发酵温度低于45℃,干燥至水分含量≤30%,即得有机肥。该方法采用好氧高温堆肥处理对烟杆资源化利用,有效消除了烟杆中的有害病原菌;该方法可不添加其他辅料,发酵期间不需要任何搅拌和翻堆操作,简化了有机肥的生产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所得有机肥满足国家有机肥标准(NY525‑2012),实现了废弃烟杆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鲜烟杆低成本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烟叶生产过程中,烟叶收获后的废弃烟杆在各烟区大量存在,未得到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烟杆中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较高,如烟杆中N、P2O5、K2O含量分别为1.44%、1.69%、1.88%,其养分总含量尤其是K2O的含量远高于稻草、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有机肥料资源。因此,如果将烟杆制成有机肥以并归还于土壤,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为下季作物的生长提供有效养分并节约化肥施用。
公布号为CN10357044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烟杆规模化、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烟杆的收集、粉碎、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和发酵步骤,高温高压分离处理是将粉碎后的烟杆置于分离罐中,设置压力为1.9-2.0MPa,温度为211-213℃,持续处理1-2min,处理后将烟杆、营养源物质和辅料按照质量比为70-75:10-20:10-20的比例混合,调节水分至50-60%,添加0.5-1‰发酵物总量的AT发酵基,送入发酵槽中,维持60-75℃发酵7-10d,每天搅拌翻堆2次,如温度下降至45℃以下搅拌翻堆1次,再维持45-55℃中低温发酵,5-10d发酵结束,将发酵物料烘干、包装得到成品。营养源物质为鸡粪和/或菜籽粕,辅料为玉米面和/或麸皮,AT发酵基的菌种配方为:纳豆芽孢杆菌5-50%,草酸青霉菌HB09-4(CGMCC:6321)5-50%,巨大芽孢杆菌5-50%,热普通链霉菌HD12-4(CGMCC:6322)10-70%。对烟杆进行高温高压分离处理可以彻底杀灭病毒并改变其结构使纤维素、木质素得到分离,使有机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迅速转化为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如小分子糖、氨基酸等。发酵肥料还田后可以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钾含量等,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但是该处理技术操作复杂,消耗大量电力能源,并且需要额外添加大量营养源物质和辅料等,有机肥生产成本较高。此外,该方式建设成本高、设备购置数量大,生产运行时需要大规模地收集烟杆,因而不适合我国广大山地烟叶种植地区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鲜烟杆低成本生产有机肥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的生产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利用鲜烟杆低成本生产有机肥的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鲜烟杆低成本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烟杆粉碎得到粉料,向粉料中加入发酵促腐剂,混匀后得到待发酵物料;每吨鲜烟杆粉料添加0.8-1.2kg发酵促腐剂;所述发酵促腐剂由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纤维分解菌组成,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0.2亿cfu/g,酵母菌的活菌数≥0.2亿cfu/g,纤维分解菌的活菌数≥0.2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纤维分解菌的活菌数总和≥2亿cfu/g;
2)取待发酵物料进行好氧堆肥发酵,发酵期间维持55℃以上高温期10天以上,待发酵温度低于45℃,干燥至水分含量≤30%,即得有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市烟草公司邵武分公司,未经南平市烟草公司邵武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3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