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冷式轮毂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2589.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6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东;高翔;张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众异特巧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D2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224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轮毂模具 风冷式 内模 冷却 冷风 上模 下模 模具 便于拆卸 冷却效率 模具内部 生产效率 导风槽 扩展槽 轮辐腔 螺栓 导风 风腔 拼接 腔体 散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式轮毂模具,包括上模轮毂、边摸组轮毂、内模轮毂、下模轮毂和冷风座轮毂,冷风座轮毂设有在下模轮毂的下方,上模轮毂设置在边摸组轮毂和内模轮毂的上方,下模轮毂设置在边摸组轮毂、内模轮毂的下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风冷式轮毂模具通过使用螺栓对各模具之间进行拼接,使得模具便于拆卸,通过设置的注风腔,能够对模具内部的各腔体进行冷却,通过设置的第一导风槽和第二导风,能够加快对轮辐腔的冷却效率,使得对轮毂的冷却更加均匀,使得轮毂的质量得到提升,并且通过设置的扩展槽,能够增大散热面积,使得冷却的效率大大提高,导致轮毂的生产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风冷式轮毂模具,属于轮毂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成长,轮毂行业逐渐发展壮大,汽车轮毂是汽车零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车毂是指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轮盘和半轴的零部件。铝合金轮毂的制造一般使用模具铸造,就将液体铝合金浇注到模具中成型。轮毂模具在浇注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降温。轮辐是对车胎进行支撑的主要部位,厚度较大,而轮辋较为单薄,现有的风冷模具对轮毂中轮辐的冷却效果较差,导致对轮毂的冷却不均匀,使得产品的质量降低,并且现有的风冷式轮毂模具的冷却效率较慢,导致轮毂生产的效率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式轮毂模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风冷式轮毂模具,包括上模、边摸组、内模、下模和冷风座,所述冷风座设有在下模的下方,所述上模设置在边摸组和内模的上方,所述下模设置在边摸组、内模的下方,所述内模设置在边摸组的内部,所述边摸组由两个边摸拼接组成,所述上模、边摸组、内模和下模共同组成浇注腔、轮辐腔和轮辋腔,且所述浇注腔和轮辐腔之间连通,所述轮辐腔和轮辋腔之间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和边摸组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模和边摸组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内模通过若干个第三螺栓与下模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浇注管,所述浇注管与浇注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导风槽,所述第一导风槽环绕浇注管设置且与轮辐腔相适配设有,所述内模的顶部对应第一导风槽开设有第二导风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风槽和第二导风槽内部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扩展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模的内部开设有注风腔,所述注风腔与第一导风槽和第二导风槽相互连通,所述注风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块,所述冷风座的顶部连通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注风腔相适配设有,所述导风管插接在注风腔的内部且设置在环形支撑块的下方,所述导风管远离环形支撑块的一端与鼓风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风冷式轮毂模具通过使用螺栓对各模具之间进行拼接,使得模具便于拆卸,通过设置的注风腔,能够对模具内部的各腔体进行冷却,通过设置的第一导风槽和第二导风,能够加快对轮辐腔的冷却效率,使得对轮毂的冷却更加均匀,使得轮毂的质量得到提升,并且通过设置的扩展槽,能够增大散热面积,使得冷却的效率大大提高,导致轮毂的生产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扩展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众异特巧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众异特巧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