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泄水闸室系统中的补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2446.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修;孙卫;杜帅群;陈江;杨萍;湛正刚;郑雪玉;鲍伟;周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4 | 分类号: | E02B8/04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水闸 补气 山体 补气装置 闸室 安全运行 彼此相对 大气环境 通风透气 外界大气 出风口 进风口 可活动 闸门 拦截 室内 引入 配置 施工 保证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泄水闸室系统中的补气装置,包括补气洞,山体内设置有泄水闸室系统,泄水闸室系统包括彼此相对布置的闸室,两个闸室内分别配置有可活动地拦截水流的闸门,补气洞设置于山体以内,补气洞的一端作为出风口分别与闸室相连通,补气洞的另一端作为进风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山体以内的补气洞,就近引入当地大气环境中的空气对泄水闸室系统进行补气,有效为泄水闸室系统内进行通风透气,保证了泄水闸室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本发明施工简单,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泄水闸室系统中的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坝的出现,对工程的放空及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已经出现一种超深层挡水放空系统,既能满足现有金属结构制造水平,又能增大放空深度。公开号为CN10522065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坝大库超深层挡水放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技术方案是通过设置多级闸门分担总水头,并在各级闸门后充水抵消挡水水头,使各级闸门承受的水推力在常规设计范围内。同时在系统通过内、外部连通管、外部检修连通管、通气管、廊道等实现水压、气压平衡。该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难题,但是系统中没有设置工作闸室补气洞结构,使得位于山体内部的弧形工作闸室不能进行通风补气,不能平衡闸室内部气压,存在一定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泄水闸室系统中的补气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泄水闸室系统中的补气装置,包括补气洞,山体内设置有泄水闸室系统,所述泄水闸室系统包括设置有彼此相对布置的闸室,所述两个闸室之间配置有可活动地拦截水流的闸门,所述补气洞设置于与所述泄水闸室系统布置的山体以内,所述补气洞的一端作为出风口分别与所述闸室相连通,所述补气洞的另一端作为进风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山体腰侧上。
所述补气洞由多段水平洞身和多段竖直洞身彼此首尾相连接在一起组成,其中最后一段水平洞身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相对高度之差大于零。
所述闸室还连接有交通洞,所述补气洞与所述交通洞相连通。
所述补气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泄水闸室系统以外的出线洞。
所述补气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泄水闸室系统以外的施工支洞。
所述补气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泄水闸室系统以外的施工通风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山体以内的补气洞,就近对泄水闸室系统进行补气,就近由补气洞引入当地大气环境中的空气,有效平衡泄水闸室系统内气压,避免泄水闸室系统内部产生负压等不利情况,保证了泄水闸室系统的安全运行,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施工建设工艺简单,无需对补气装置或设置进行单独的投资、施工建设,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补气洞,2-闸门,3-山体,5-交通洞,6-出线洞,7-施工支洞,8-施工通风洞,101-出风口,102-进风口,103-水平洞身,104-竖直洞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