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组装的三棱结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及制备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2143.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夏善红;凌必赟;彭春荣;任仁;郑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G01R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组装 三棱 结构 微型 三维 电场 传感器 制备 技术 | ||
1.一种基于微组装的三棱结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个基底(5),构成三棱锥或三棱柱或三棱台的三棱结构;
所述三个基底(5)表面均设有至少一个电场敏感单元,分别用于测量电场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分量;
互锁机构(4),设于其中两个基底(5)的连接处,用于固定三个基底(5)的相对位置,使得任意一基底(5)上电场敏感单元的测量轴与其它基底(5)上电场敏感单元的测量轴正交;
每个基底(5)设有与之对应的至少一个引线底座(6),所述引线底座(6)均位于同一平面,以及
每个所述引线底座(6)上设有至少一个焊盘(8),通过导线(9)与其所在的所述引线底座(6)对应的所述基底(5)表面设有的所述电场敏感单元连接;
柔性连接件(7),将所述三个基底(5)与所述引线底座(6)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敏感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感应电极(10)、至少一个驱动电极(11)及屏蔽结构(12),所述感应电极(10)、驱动电极(11)和屏蔽结构(12)之间相互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10)、驱动电极(11)与屏蔽结构(12)为相互独立的结构,固定在所述基底(5)上;
和/或,所述感应电极(10)与屏蔽结构(12)为相互独立的结构,所述感应电极(10)和屏蔽结构(12)固定于所述基底(5)表面,所述驱动电极(11)固定于所述屏蔽结构(12)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11)用于驱动所述屏蔽结构(12)振动,所述振动为沿平行于基底(5)或沿垂直于基底(5)方向的平动,也可以为扭转振动;
所述驱动电极(11)驱动所述屏蔽结构(12)的驱动方式为静电驱动、热电驱动、压电驱动或电磁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结构(12)与所述感应电极(10)共面,两者在面内穿插设置;
和/或,所述屏蔽结构(12)位于所述感应电极(10)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机构(4)包括:至少一对锁片(4-1)和锁槽(4-2),所述锁片(4-1)和锁槽(4-2)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处的两个基底(5)上;
通过将所述锁片(4-1)插入所述锁槽(4-2)中,固定所述三个基底(5)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7)的主体材质为有机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5)和引线底座(6)的材质为硅基材料或陶瓷材料或金属材料;
所述焊盘(8)、感应电极(10)、驱动电极(11)与屏蔽结构(12)材质为硅基材料或金属材料。
9.一种基于微组装的三棱结构微型三维电场传感器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平板一表面加工出X方向电场敏感单元(1)、Y方向电场敏感单元(2)、Z方向电场敏感单元(3)和焊盘(8);
在该表面旋涂有机材料,对所述有机材料作图形化和固化处理,得到柔性连接件(7);
释放所述X方向电场敏感单元(1)、Y方向电场敏感单元(2)、Z方向电场敏感单元(3)上的可动结构,其中,所述可动结构为所述X方向电场敏感单元(1)、所述Y方向电场敏感单元(2)及所述Z方向电场敏感单元(3)中的屏蔽结构(12);
在所述平板另一表面刻蚀,形成三个基底(5)、至少三个引线底座(6)及互锁机构(4),每个基底(5)对应至少一个引线底座(6),柔性连接件(7)将三个基底(5)与三个基底(5)对应的引线底座(6)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互锁机构(4),设于其中两个基底(5)的连接处,将三个基底(5)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任意一基底(5)上电场敏感单元的测量轴与其它基底(5)上电场敏感单元的测量轴正交,其中,所述引线底座(6)均位于同一平面;
通过导线(9)将所述X方向电场敏感单元(1)、Y方向电场敏感单元(2)和Z方向电场敏感单元(3)分别与其所在所述基底(5)对应的所述引线底座(6)上的所述焊盘(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1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