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聚乙醇酸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86696.5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庞买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成达塑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5/16;C08L67/04;C08L51/06;C08K13/04;C08K7/26;C08K3/34;C08K5/098;C08J5/18;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王燕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乙醇 生物降解 地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膜,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聚乙醇酸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改性聚乙醇酸生物降解地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乙醇酸15‑4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0‑80份、相容剂5‑15份、爽滑剂0.5‑1.5份、抗水解剂0.5‑1份、抗氧剂0.1‑0.5份、抗光老化剂0.1‑0.5份、抗菌剂0.5‑1份、轻量化改性复合材料5‑20份;其中,轻量化改性复合材料由环氧氯丙烷0.1‑0.5份、β‑环糊精1‑2份、硅酸铝钾1‑2份、介孔二氧化硅5‑10份制成。本发明保温保墒性能优异,轻量化效果明显。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膜,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聚乙醇酸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膜作用相当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而且还有一定的除草等功能。20世纪6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兴起,并逐步普及。自1978年以来,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1980年农膜覆盖面积仅为2.5万亩,2005年农膜覆盖面积达1.35亿亩,2017年地膜覆盖面积达4亿多亩,地膜使用量达150多万吨,已成为世界上地膜使用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为了降低成本,地膜的厚度越来越薄,随着地膜使用量逐年增加,地膜回收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大量废旧农膜年复一年累积在土壤中,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其危害正日益凸现。一方面,耕地中残留农膜不断增加,土壤的原有结构遭到破坏,土壤肥力水平随之下降。与此同时,残膜直接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阻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作物减产。另一方面,随意弃置于田边、地头的残膜,被风吹散后,影响自然景观,也影响农村环境卫生。残膜与秸秆、牧草混在一起,被牲畜误食后还会引起病害甚至死亡,残膜随意堆放或者焚烧,又会造成二次污染。废旧农膜残留污染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因此,有效防治农田的白色污染刻不容缓。
近年来,生物降解材料的广泛应用,给地膜行业带来了机遇。利用生物降解材料完全替代传统材料PE,是解决地膜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生物降解材料有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聚丁二酸丁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聚己内酯(PCL)、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聚丙撑碳酸酯(PPC)等。
CN103819794A、CN106336567A、CN105001568A等发明公开的可降解地膜,材料中都含有聚乙烯,而聚乙烯不可能生物降解,故上述专利中的可降解地膜均不是完全生物降解地膜。
CN104109359A、CN106117622A等发明公开的可降解地膜,材料中含有聚乙烯醇,聚乙烯醇分子主链为碳-碳链,与聚乙烯相同,不能生物降解,而且聚乙烯醇为水溶性材料,遭遇雨水会存在溶解破洞的风险,不适于用作地膜。
CN106221165A、CN106046725A等发明公开的生物降解地膜,材料中分别加入了不同含量的增塑剂,由于地膜很薄,比表面积很大,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使用,增塑剂易于迁出,不利于地膜的稳定性。
CN106084700A、CN103709687A、CN103709695A等发明公开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分别加入了碳酸钙20-50%、改性滑石粉5-40%、改性滑石粉0.1-5%。由于滑石粉或碳酸钙的加入,使得材料的密度进一步增大,地膜成本加大,不利于推广。
另外,传统PE材料密度是0.92-0.95g/cm3,而生物降解材料的密度大都在1.25-1.30g/cm3,约为传统PE材料密度的1.3倍。传统PE材料的单价约为10000元/吨,而生物降解材料的单价为20000-40000元/吨,约为传统PE材料单价的2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成达塑化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成达塑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