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作业用多功能泡沫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81694.7 | 申请日: | 201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俞燕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江南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D1/02 | 分类号: | A62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剂 海上作业 多功能泡沫 泡沫灭火剂 溶剂 制备 扑灭 氟碳表面活性剂 碳氢表面活性剂 谷氨酸 氢氧化铝溶胶 羧甲基壳聚糖 表面活性剂 复合微生物 改性有机硅 泡沫稳定性 三聚磷酸钠 海上火灾 灭火效率 丙二醇 二乙酸 硅溶胶 乙二醇 异丙醇 有效地 称取 配方 火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作业用多功能泡沫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海上作业领域。按照配方比例称取氟碳表面活性剂、碳氢表面活性剂、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复合微生物多糖、羧甲基壳聚糖、EDTA·二钠、谷氨酸N,N‑二乙酸四钠、硅溶胶、氢氧化铝溶胶、三聚磷酸钠、丙二醇、乙二醇、异丙醇和水,经处理后得到泡沫灭火剂。所述灭火剂可扑灭海上作业常见的A类火灾及包括醇、酯、醚、酮等溶剂引起的B类火灾;且打破了泡沫灭火剂溶剂单一的限制,面对海上火灾时,可就地取材,在最大程度上,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降低损失。该灭火剂形成的泡沫稳定性好,灭火效率高,抗烧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作业用多功能泡沫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上海作业领域。
背景技术
火灾是一种发生频率高、毁灭性强的灾害,严重危及人们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对于军舰、大宗货船、海上油田、油轮以及钻井平台等海上作业环境,常见的火灾种类为A类和B类火灾,大量燃油的储备、易燃易爆商品的运输,更是增加了发生火灾的风险。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扑灭,火势将会迅速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泡沫灭火剂具有密度小、流动性好、成本低、使用简单、灭火效率高等特点,成为扑灭A类及部分B类火灾最为有效的方法。
而海上运输作业时,经常运载易燃易爆等工业试剂,例如引起B类火灾的醇、酯、醚、酮等溶剂也常在名单之中。普通泡沫灭火剂难以扑灭这类溶剂引起的火灾,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极性,能吸收泡沫中的水分,导致泡沫层坍塌,无法及时控制火情。此外,多数的泡沫灭火剂都以淡水为溶剂,需提前配制大量灭火剂,运输携带不方便,还需定期检测更换,成本较高;而使用海水配制灭火剂则会极大地影响灭火效率。因此,淡水型泡沫灭火剂在应对海上火灾时出现诸多的限制,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甚至会延误火情的控制,导致无法预计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泡沫灭火剂使用水质单一,多为淡水型,无法及时应对海上火灾,在应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无法快速扑灭醇、酯、醚、酮等溶剂引起的火灾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海上作业用多功能泡沫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上作业用多功能泡沫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中各组分质量分数如下:
所述氟碳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或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
所述碳氢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碳氢表面活性剂;
所述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为:按照摩尔比为1:(3~5)称量羟丙基壳聚糖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将羟丙基壳聚糖加入反应釜中,连接好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和尾气吸收装置,并加入丙酮。在搅拌的条件下,升温至35~55℃,向其中加入溶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丙酮溶液,55℃恒温反应4~10h结束,过滤、洗涤、干燥得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所述复合微生物多糖为阿克兰胶、改性黄原胶和魔芋胶按照质量比为(0.5~2):(1~5):(0.5~2)进行复配的混合物。
所述改性黄原胶制备方法为:在氮气氛围下,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反应釜中,连接好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冷凝管和尾气吸收装置,并加入水/异丙醇的混合溶剂,30~50℃高速搅拌10~30min,得混合溶剂甲;在另一套相同的反应装置中,以等量的水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4):(1~5)的氢氧化钾和溴代十六烷,再加入黄原胶,60℃高速搅拌20~60min,得混合溶剂乙;将混合溶剂甲加入至与混合溶剂乙中,60~90℃条件下反应6~12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改性黄原胶。
一种海上作业用多功能泡沫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江南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江南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1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