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特高温绝缘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1317.3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范英霞;高菁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225811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板 特高温 制备 绝缘材料 绝缘性能 使用寿命 制备技术领域 干燥环境 铝电解槽 密封包装 目标产品 塑料薄膜 含水率 绝缘性 原产品 烘干 槽沿 吸湿 | ||
一种耐特高温绝缘板的制备方法。涉及绝缘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特高温绝缘板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高、能耐1000℃以上高温,且具有绝缘性的耐特高温绝缘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150‑‑160℃的烘箱内烘干是降低含水率(本产品用于长期干燥高温的铝电解槽的槽沿),提高目标产品的绝缘性能,用塑料薄膜密封包装防止其吸湿从而降低其绝缘性能。本发明使用寿命长,性能的提高带来使用寿命是原产品的4‑5倍,性价比高。解决了绝缘材料行业中长期存在的即是在干燥干燥环境下没有耐特高温绝缘材料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特高温绝缘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电解槽沿的温度正常情况下为220-300℃(炼精铝槽内的温度正常在350-390℃),在遇到铝液飞溅的特殊情况下温度达到660-980℃,现行的U型绝缘槽耐温≤220℃,所以就会经常出现槽盖板底部的U型绝缘板碳化发黑失去绝缘效果的现象,现行的U型绝缘槽一般更换周期不超过2年,经常出现槽况异常和电流空耗现象,也会经常带来一些安全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12月21日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10113158.6”、专利名称为“一种耐高温绝缘复合材料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其耐高温绝缘复合材料片材,由酚醛树脂、玻纤粉、云母粉、刚玉粉、硬脂酸钙及抗氧剂混合成胶液,加入固化剂制成树脂糊,将树脂糊涂在玻纤布上,再将浸有树脂糊的玻纤布叠加,干燥、压制、增稠 熟化,得到耐高温绝缘复合材料片材,其热变形温度为298℃,长期耐热温度为286℃。仍然无法避免遇到铝液飞溅时碳化发黑失去绝缘效果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高、能耐1000℃以上高温,且具有绝缘性的耐特高温绝缘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
1)、在硅酸盐水泥中按重量比掺入15-35%的粒化高炉矿渣,干抄拌得到物理相混合物一;
2)、在上述混合物一中按重量比掺入占混合物一10-15%的短切玻纤,干抄拌至均匀混合物二;
3)、把混合物二放入搅拌机中按重量比掺入占混合物一12-20%的石棉绒,逐步加水搅拌,得到糊状浆料;
4)、将上述糊状浆料在常温下液压定型固化,制得成型件。
所述步骤1)中的硅酸盐水泥为纯熟料硅酸盐水泥。
所述步骤2)中的短切玻纤为无碱玻纤,玻纤长度在3-5cm。
所述步骤4)中的固化的条件为在液压脱模后在潮湿环境中风干固化,再在150-160℃的烘箱内烘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高温速冷形成玻璃态结构的粒化高炉矿渣,其活性高,与水泥混凝土混合时,活性SiO2、Al2O3与水泥中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水化产生的Ca(OH)2反应,进一步形成水化硅酸钙产物,填充水泥混凝土的空隙中大幅增强水泥混凝土的致密性,同时将强度较低的Ca(OH)2晶体转化为强度较高的水化硅酸钙凝胶,便于得到高强度、耐久性、高性能的初始混凝土胶膏;无碱玻纤和石棉绒的均匀分布介入,克服水泥制品的脆性和强度不高的问题,而无碱玻纤和石棉绒都是耐特高温的绝缘材料;根据纯熟料硅酸盐水泥中含有水硬性胶凝物质,所以在其固化成型过程中采用潮湿环境下(用湿草垫覆盖)风干(避暴晒)固化,提高目标产品的强度耐磨和抗老化性能;在150--160℃的烘箱内烘干是降低含水率(本产品用于长期干燥高温的铝电解槽的槽沿),提高目标产品的绝缘性能,用塑料薄膜密封包装防止其吸湿从而降低其绝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1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