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植物油脂肪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4851.1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澜鹏;曹长海;王宜迪;程瑾;李秀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7/649 | 分类号: | C12P7/649;C10L1/224;C10L10/08;C11C3/00;B01J23/7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植物油 脂肪酸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改性植物油脂肪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将植物油脂肪酸甲酯、不饱和二元酰胺、催化剂按比例混合,在150-180℃进行反应;其中所述植物油脂肪酸甲酯为非共轭植物油脂肪酸甲酯,所述催化剂为氧化铝负载活性金属催化剂;反应完成后,回收催化剂,经减压蒸馏得到改性植物油脂肪酸甲酯;所述非共轭植物油脂肪酸甲酯是指具有非共轭碳碳双键,碘值≮60mgKOH/g的植物油脂肪酸甲酯;所述不饱和二元酰胺为丁烯二酰胺、戊烯二酰胺、己烯二酰胺中至少一种;控制不饱和二元酰胺与植物油脂肪酸甲酯的摩尔比为0.5:1-3:1;控制催化剂用量为植物油脂肪酸甲酯质量的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共轭植物油脂肪酸甲酯为玉米油脂肪酸甲酯、棉籽油脂肪酸甲酯、菜籽油脂肪酸甲酯、亚麻油脂肪酸甲酯、大豆油脂肪酸甲酯、花生油脂肪酸甲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二元酰胺为2-丁烯二酰胺、2-戊烯二酰胺、2-甲基-2-丁烯二酰胺、2-己烯二酰胺、3-己烯二酰胺、2-甲基-3-戊烯二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不饱和二元酰胺与植物油脂肪酸甲酯的摩尔比为0.8: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氧化铝负载活性金属催化剂,负载的活性金属为镍、铜、铁、钴、铬、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介孔氧化铝负载活性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蒸馏的压力为30-150Pa,温度为180-2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蒸馏的压力为65-120Pa,温度为195-205℃。
9.一种改性植物油脂肪酸甲酯,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改性植物油脂肪酸甲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当用量为300-400ppm时使低硫柴油的校正磨痕直径不大于46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硫柴油为硫含量小于10ppm,磨斑直径大于580μm的柴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48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