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4363.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4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穆业森;刘秀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浩源汇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石倩倩 |
地址: | 3018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指示器 全桥翻盘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包括控制器,NMOS管G极经电阻R7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27引脚、经电阻R3连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1集电极经电阻R2连接至PMOS管G4的G极组成翻盘控制电路;NMOS管G2的极分别经电阻R9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30引脚、经电阻R4连接至三极管T2的基极,三极管T2集电极经电阻R1连接至PMOS管G3的G极,PMOS管D极与PMOS管G4的D极之间通过驱动线圈L1连接,组成复位控制电路。本发明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采用NMOS管和PMOS管代替可控硅,MOS管的开关受控,充放电更快,MOS管导通电阻很小,压降几乎为0,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电容电压,从而简化电路、节约板材空间,降低了经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指示器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外施故障指示器翻盘电路原理为指示器检测到线路故障后CPU发出翻盘信号,MCR16-100可控硅导通对应电容进行放电,从而指示器翻盘,但是目前存在如下:1.可控硅的关断点苛刻,电容放电必须放到关断点电压一下才能够进行翻盘动作;2.翻盘、复归使用两个电容,浪费板材空间;3.可控硅的管压降较大,可利用电压小;4.高温时电容的漏电流变大,电容充不满;低温时电容容量降低,从而导致在高低温条件时会影响电容容量造成翻盘不可靠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以提供一种电路简单、充放电更快、开关受控、可靠性高的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包括控制器、NMOS管、PMOS管、三极管、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控制器是型号为MSP430F247T的单片机,NMOS管G1的S极接地,D极连接至PMOS管G3的D极,所述NMOS管G1的G极经分别经电阻R7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27引脚、经电阻R3连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5连接至电阻R7的第一端、经电阻R2连接至PMOS管G4的G极,所述PMOS管G4的S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组成翻盘控制电路;所述PMOS管G4的D极连接至NMOS管G2的D极,所述NMOS管G2的S极接地,G极分别经电阻R9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第30引脚、经电阻R4连接至三极管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经电阻R6连接至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经电阻R1连接至所述PMOS管G3的G极,所述PMOS管G3的S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D极与所述PMOS管G4的D极之间通过驱动线圈L1连接,组成复位控制电路;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至短节点CH1的第二接口,所述短节点CH1的第一接口连接至+9V。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均为电解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NMOS管G1和G2的型号相同,均为Si2302。
进一步的,所述PMOS管G3和G4的型号相同,均为Si2301。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的型号相同,均为c9014。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线圈L1的规格为1300T/0.16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采用NMOS管和PMOS管代替可控硅,MOS管的开关受控,充放电更快,MOS管导通电阻很小,压降几乎为0,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电容电压,从而简化电路、节约板材空间,降低了经济成本。
(2)本发明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桥翻盘电路,翻盘、复归使用电容C1与电容C2并联,节省板材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浩源汇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浩源汇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4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