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发配准的塔姆耦合出射角测算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1732.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4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漪恺;朱时军;周芊江;沈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84;G01B1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发 耦合 出射角 测算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激发配准的塔姆耦合出射角测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塔姆结构(1)、油浸物镜(2)、白光光源(3)、聚束凸透镜(4)、分束镜(5)、准直凸透镜(6)、短波窄带滤波片(7)、二向色镜(8)、成像透镜(9)、长波窄带滤波片(10)、荧光CCD图像传感器(11)和白光CCD图像传感器(12),所述塔姆结构(1)、油浸物镜(2)、二向色镜(8),成像透镜(9),长波窄带滤波片(10)和荧光CCD图像传感器(1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白光光源(3)、聚束凸透镜(4)、分束镜(5)、准直凸透镜(6)、短波窄带滤波片(7)、二向色镜(8)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塔姆结构(1)能够被白光光源(3)激发,从而定向辐射荧光,所述荧光透过油浸物镜(2)、二向色镜(8)、成像透镜(9)和长波窄带滤波片(10),收集于荧光CCD图像传感器(11),白光光源(3)发出的白光被聚束凸透镜(4)收集,透过分束镜(5)后再被准直凸透镜(6)准直入射到短波窄带滤波片(7),然后被二向色镜(8)反射到油浸物镜(2)中并聚焦到塔姆结构(1)上,从而激发塔姆结构(1)的荧光分子,而白光自身再被油浸物镜(2)收集且再次被二向色镜(8)反射回短波窄带滤波片(7),最后利用准直凸透镜(6)和分束镜(5)反射至白光CCD图像传感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发配准的塔姆耦合出射角测算装置,其特征在于,短波窄带滤波片(7)和长波窄带滤波片(10)的带宽均是1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发配准的塔姆耦合出射角测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向色镜(8)能够透过通过长波窄带滤波片(10)的长波段光而将通过短波窄带滤波片(7)的短波段光反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激发配准的塔姆耦合出射角测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凸透镜(6)不可移动,白光CCD图像传感器(12)能够微调,且准直凸透镜(6)和白光CCD图像传感器(12)的距离满足成像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激发配准的塔姆耦合出射角测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姆结构(1)含有可以被白光光源(3)发出的白光激发的荧光分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激发配准的塔姆耦合出射角测算装置,其特征在于,荧光出射峰值波长为680nm。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激发配准的塔姆耦合出射角测算装置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白光光源(3)出射发散的白光,被聚束凸透镜(4)收集,透过分束镜(5)后再被准直凸透镜(6)准直入射到短波窄带滤波片(7),然后由二向色镜(8)将短波长入射白光反射到油浸物镜(2)中并聚焦到塔姆结构(1)上,从而激发塔姆结构(1)中的荧光分子,而反射的白光自身再被油浸物镜(2)收集且被二向色镜(8)反射回短波窄带滤波片(7)再次过滤,最后利用准直凸透镜(6)和分束镜(5)将反射的白光成像于白光CCD图像传感器(12)得到反射成像的白光图;
步骤二:所述塔姆结构(1)在被步骤一中的白光激发后定向辐射荧光,所述荧光透过油浸物镜(2)、二向色镜(8)、成像透镜(9)和长波窄带滤波片(10),被收集于荧光CCD图像传感器(11),完成荧光出射角的记录且得到出射荧光图;
步骤三:将出射荧光图和反射成像的白光图比对,利用塔姆结构在对应波段表面波耦合出射角近似的特性将包含表面等离模式的环带选为配准区,进而将荧光CCD图像传感器(11)和白光CCD图像传感器(12)各自收集的图配准,从而利用配准后的白光的视场边缘和出射荧光的半径来测算塔姆结构的耦合出射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准方法所选配准点位置都处在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准方法采取的是异波长配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17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