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切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8086.2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1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群;张家颖;樊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D1/24 | 分类号: | B28D1/24;B28D7/00;B28D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周正雄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箱 调节装置 切割装置 吸尘器 切割 发电组件 移动底座 建筑用 控制箱 升降杆 建筑技术领域 酸痛 切割效率 切割组件 人工手动 伸缩装置 旋转机构 冷却管 切割轮 伸缩杆 吸尘管 轮转 多位 墙面 限位 电机 手臂 缓解 | ||
一种建筑用切割装置,它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它包含移动底座、冷却箱、吸尘器、升降杆、切割装置、发电组件、调节装置、控制箱;所述的吸尘器设置于冷却箱的后侧,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冷却箱的左侧,发电组件安装于调节装置的顶部,升降杆设置于调节装置与冷却箱的上方,控制箱安装于移动底座的顶部中间,冷却箱设置有冷却管,吸尘器设置有吸尘管,所述的切割装置包含电机、切割组件、旋转机构、限位、伸缩杆、伸缩装置;它通过切割轮转动能够对墙面进行切割,且切割轮可进行多位切割,解决了人工手动切割,从而达到了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切割效率、缓解手臂酸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墙体进行掏空,打断时多数使用大锤捶击。遇到坚硬墙体时使用电锯进行切割,较为先进的切墙机体积较为庞大且应用领域多数为大型建筑的切割,一般居家装修应用不上。普通大锤敲击对墙体损伤大,对切割部分不能精确切割,消耗的人力也较大。电锯切割较为方便,但在走刀时需要操作者稳定把持,否则会出现偏移,并且再进行圆弧切割时十分困难。对于目前较为先进的切墙机,多数用于切割坚硬墙体,在装修时较难应用,并且其切割方式为单一切口切割,在对墙体切割时比较耗时,这无疑会增加装修的费用,延长装修时间,同时对于装修过程中重要的石料的切割也会存在不便和浪费。目前一般是人工拿着切割刀对墙面进行切割,如此劳动强度大,切割效率低,长时间工作手臂易酸痛,因此极需研发一种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切割效率、缓解手臂酸痛的建筑用墙面切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切割装置,它通过切割轮转动能够对墙面进行切割,且切割轮可进行多位切割,解决了人工手动切割,从而达到了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切割效率、缓解手臂酸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移动底座1、冷却箱2、吸尘器3、升降杆4、切割装置5、发电组件6、调节装置7、控制箱8;所述的冷却箱2、吸尘器3、切割装置4、升降杆5、发电组件6、调节装置7、控制箱8均设置于移动底座1的上方,吸尘器3设置于冷却箱2的后侧,调节装置7固定安装在冷却箱2的左侧,发电组件6安装于调节装置7的顶部,升降杆4设置于调节装置7与冷却箱2的上方,控制箱8安装于移动底座1的顶部中间,所述的冷却箱2设置有冷却管21,吸尘器3设置有吸尘管31,所述的切割装置5包含电机51、切割组件52、旋转机构53、限位54、伸缩杆55、伸缩装置56;电机51设置于切割组件52的前表面,电机51驱动轴与切割组件52活动连接,旋转机构53固定安装于切割组件52的左侧,吸尘管31与冷却管21均固定安装于旋转机构53的右侧,吸尘管31位于冷却管21的上方,所述的限位54、伸缩杆55与伸缩装置56均固定于旋转机构53的左侧面,伸缩杆5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54穿过伸缩杆55,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伸缩装置5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装置56均固定安装于旋转机构53的左侧周边。
所述的移动底座1设置有照明灯11与转向轮12,照明灯11固定安装于移动底座1的前表面,转向轮12安装于移动底座1的底部周边。
所述的升降杆4包含升降主杆41、辅助杆42、滑动座43、锥齿轮44;所述的升降主杆41的一端穿过调节装置7的上表面,并延伸至调节装置7的内部,锥齿轮44固定焊接于升降主杆41的底部,辅助杆42安装于冷却箱2的上方表面,并平行于升降主杆41的右侧,滑动座43滑动于升降主杆41与辅助杆42的外侧表面,所述的升降主杆4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的滑动座43的内部平行设置有第一通孔431与第二通孔432;第一通孔431的内部设置有与升降主杆41外表面相配的螺纹。
所述的调节装置7包含第一电机71、第一锥齿轮72、机壳73;所述的第一电机71与第一锥齿轮72均设置于机壳73的内部,第一锥齿轮7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71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8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