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设备健康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7663.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1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贾杰;隋楷心;周子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树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6N3/04;G06Q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设备 健康 检测 方法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健康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涉及工程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工况数据,并对工况数据进行降维,得到降维工况数据;从工况数据中提取工况组合数据,并根据工况组合数据设置设备健康模型的隐藏层的中心点数,其中,设备健康模型为RBF网络模型;将降维工况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的设备健康模型中,并计算与每个中心点数对应的标准差以及与每个中心点数对应的设备健康度权值;根据标准差以及设备健康度权值对工程设备进行检测,得到工程设备的健康信息,解决了现有的工程设备健康检测效果不好技术问题,提高了工程设备健康检测的准确度,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设备健康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水平得到了提升,且随着监测手段的进步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维修体制,然而实施状态维修的必要前提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准确可靠的设备健康状态检测是实施维修的前提。
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结合工程设备工作的地形、工程设备的工作模式、工程设备的档位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习惯等数据信息进行的工程设备的健康检测,由于技术人员是通过经验做出的判断,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且检测的时效性差,因此现有的工程设备健康检测准确度低,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设备健康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程设备健康检测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健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工况数据,并对工况数据进行降维,得到降维工况数据;从工况数据中提取工况组合数据,并根据工况组合数据设置设备健康模型的隐藏层的中心点数,其中,设备健康模型为RBF网络模型;将降维工况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的设备健康模型中,并计算与每个中心点数对应的标准差以及与每个中心点数对应的设备健康度权值;根据标准差以及设备健康度权值对工程设备进行检测,得到工程设备的健康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获取工况数据,并对工况数据进行降维,得到降维工况数据,包括:通过传感器获取工况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工况数据的特征值,并确定特征值的个数;利用降维算法降低工况数据的维度,得到降维工况数据,其中,在降维算法中,降低的维度是通过特征值的个数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工况数据包括:车辆类型、工作模式、档位信息、工作时间信息、工作温度信息以及载重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降维工况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的设备健康模型中,并计算与每个中心点数对应的标准差以及与每个中心点数对应的设备健康度权值,包括:将降维工况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的设备健康模型中,并计算与每个中心点数对应的标准差以及通过最小二乘算法计算与每个中心点数对应的设备健康度权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工况组合数据设置设备健康模型的隐藏层的中心点数之前,还包括:获取多个带有状态标签的样本数据,其中,状态标签包括:表征工程设备健康的第一标签以及表征工程设备不健康的第二标签;将样本数据依次输入设备健康模型,得到每个样本数据的训练结果;通过比较每个样本数据的训练结果与样本数据的状态标签,得到训练结果的准确率;当训练结果的准确率小于预设阈值时,对设备健康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直至训练结果的准确率大于等于预设的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训练结果为工程设备健康或工程设备不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树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树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长沙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7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