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类酶活性的钴钼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4241.3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雨青;丁永奇;孙凤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活性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具有类酶活性的钴钼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1)将氢氧化钴和硫代钼酸铵放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后超声,得到混合溶液;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体积相当于N,N-二甲基甲酰胺的2-3%的水合肼;
3)将步骤2)得到的体系在200-250℃加热12-15 h,分离所得固体;
4)取步骤3)所得的黑色固体倒入离心管中,加入无水乙醇,重复离心2-5次,取固体干燥;
所述氢氧化钴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2-16):10;步骤1)中,所述硫代钼酸铵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5-6):10;步骤1)中,所述超声的时间为1.5h;步骤2)中,在滴加水合肼后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为0.5 h;步骤4)中,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6-8):10;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的厚度为90-100 nm,平均厚度为92.5 nm。
2.一种具有类酶活性的钴钼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制备得到。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钴钼纳米材料在检测抗坏血酸及其浓度的应用。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钴钼纳米材料检测抗坏血酸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配制检测底液:取所述钴钼纳米材料与TMB溶液进行混合;
2)配制抗坏血酸标准品溶液:取所述检测底液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品溶液;
3)检测标准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所述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品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4)待测样品的检测:将含抗坏血酸的待测样品与所述检测底液等体积混合,按照与步骤3)相同的条件进行检测,依据所述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的抗坏血酸的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吸光度值为在652nm处的吸光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至少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10-1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的吸光度值,范围为0.5-50 µM,以0.5-10µM的间隔取值。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为:
1.1)将所述钴钼纳米材料按照质量体积比(1-3):(10-20)的比例加入二次水中,经超声即得纳米材料悬浊液;
1.2)取步骤1.1)所得钴钼纳米材料悬浊液与TMB溶液的体积比为(0.5-1.5):(1.5-0.5)混合即得检测底液;
所述纳米材料悬浊液与TMB溶液的体积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所述TMB溶液的浓度为1.0-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所述TMB溶液的浓度为2.5mM。
11.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悬浊液的浓度为80-120 μg/mL。
12.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悬浊液的浓度为100 μg/mL。
13.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测样品选自饮料、人体唾液、鼠脑透析液中的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鼠脑透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42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