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衬塑管专用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59653.8 | 申请日: | 201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信;黄建;毕宏江;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28;C08L9/02;C08L23/06;C08K3/26;C08K3/34;C08K5/098;C08K5/134;C08K5/526;C08K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余中燕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PVC树脂 制备 衬塑管 氯化聚乙烯 增韧剂 聚氯乙烯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抗冲击性能 抗氧化剂 润滑剂 稳定剂 增白剂 重量份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衬塑管专用PVC树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聚氯乙烯100份;氯化聚乙烯10‑20份;填料5‑10份;增韧剂2‑3份;润滑剂1‑3份;稳定剂1‑5份;增白剂1‑5份;抗氧化剂0.1‑0.5份;本发明公开一种衬塑管专用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氯化聚乙烯、填料以及增韧剂的配合作用,该种PVC树脂具备较好的韧性以及抗冲击性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衬塑管专用PVC树脂的制备方法,该种PVC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且原材料以及设备都容易获得,方便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VC树脂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衬塑管专用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衬塑管中。
背景技术
衬塑复合钢管是钢塑复合管的一类,是以钢管为基材,在内部衬上一层塑料管,形成一种兼具钢和塑料优点的高性能复合管道。衬塑复合钢管在耐压输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衬塑复合钢管对内衬管的韧性、耐高温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目前常用的内衬管材料为PE树脂和PVC树脂两类。PVC树脂具有价格便宜、机械性能好、以及收缩率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但是国内PVC树脂大多数存在强度较低、韧性较差、耐高温性能差、以及抗冲击性能不高等问题。
基于此,研究人员开始对PVC树脂进行改进。例如,发明名称为“一种超强耐高温氯化聚氯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2134360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强耐高温氯化聚氯乙烯树脂,包括氯化聚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ABS、丙烯酸树脂、双马来酰亚胺、塑化促进剂、增容剂、工程塑料、润滑剂、纳米材料、稳定剂、填充剂、交联剂、加工改性剂,以及抗冲击改性剂。该氯化聚氯乙烯管材耐高温性能好,但其加工助剂使用较多,不仅影响其加工性能,还提高了生产成本;此外该种氯化聚氯乙烯管材的强度以及韧性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衬塑管专用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VC树脂的韧性差、抗冲击性能低、耐高温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衬塑管专用PVC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树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及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为硬质聚氯乙烯,密度为1.40-1.43g/cm3,维卡软化点为90-95℃。
优选的,所述氯化聚乙烯的密度为1.20-1.25g/cm3,氯化聚乙烯中氯含量为30-40wt%。
优选的,所述填料为纳米碳酸钙、硫酸钡、或滑石粉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丁腈橡胶,所述丁腈橡胶中丙烯腈的含量为30-41wt%。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金属皂类润滑剂和聚乙烯蜡的混合物,且所述金属皂类润滑剂和聚乙烯蜡的混合重量比为3:1。
优选的,所述金属皂类润滑剂为硬脂酸铅。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复合钙锌稳定剂、有机锡类稳定剂、环氧类稳定剂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增白剂为钛白粉。
一种衬塑管专用PVC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将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填料、增韧剂、润滑剂、稳定剂、增白剂、以及抗氧化剂混合;
(2)、将步骤(1)中混合后的原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切粒,挤出温度为160-200℃,主机转速为350-400r/min,真空度≤0.04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中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9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